[发明专利]电源连接器及其支撑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5506.7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6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柏恒;李瑞清;陈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4 | 分类号: | H01R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及其 支撑 | ||
本案揭露一种电源连接器,包含:本体、连接器组件、电源线外盖及支撑座,其中本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容置部,且彼此相连通;连接器组件设置于本体的容置部内,用以连接多个线缆;支撑座设置于第二开口与连接器组件之间,当多个线缆自第二开口穿越并连接于连接器组件上时,跨设于支撑座上,支撑座用以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当电源线外盖对应封闭设置于本体的第一开口上时,多个不同线径的线缆被夹持固定。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电源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支撑座,以支撑并夹持及固定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甲、电源连接器(Power connector)已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网络、电源传输系统、电源分配系统、电源供应系统、电子设备中,以作为电源传输与连接的接口。举例而言,电源供应器与电源传输线间通常会借由两电源连接器的组合,亦即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的组合,以达到电性连接与传输电源的目的。
乙、图1为传统电源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电源连接器1包括本体2以及电源线外盖3。本体2具有第一开口20、第二开口21以及容置部22,第一开口20、第二开口21与容置部22相连通,以构成一开放式的容置空间。连接器组件23设置于容置部22内,用以与多个线缆4电连接,以传输电力。当电源线外盖3对应设置于第一开口20上时,则可如图2所示,通过一锁固元件30将电源线外盖3锁固于本体2上,以完整封闭第一开口20,仅露出第二开口21,且线缆4即穿越第二开口21而设置。然而,于现有技术中,电源线外盖3为固定尺寸,且对应于第一开口20而设置,故当其锁固设置于本体2上时,仅能夹紧线径较大的线缆4,若是线缆4的线径尺寸较小,即如图2所示的小尺寸线径的线缆4,则其周围将具有空隙而无法被夹紧。换言之,此线缆4由于线径较小,是以无法被现有的电源线外盖3及本体2所共同夹紧,故线缆4易滚动、滑动及松脱,长久以往,则线缆4因无法紧配之故,容易松动、损坏,或是脱落而无法与连接器组件23电连接,进而导致电源连接器1的故障。
是以,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所遇到问题的电源连接器,实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及其支撑座,其中借由将支撑座设置于本体的第二开口及连接器组件之间,借以辅助支撑由第二开口穿越的不同线径大小的多个线缆,使其不会因线径大小不一而滑移滚动,并可稳定支撑及固定设置位置,借以解决线缆容易因线径大小不一而滚动松脱、造成损坏等问题。
本案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支撑座,借由双面均可使用的支撑结构,使得其于应用上更为广泛,可适用于夹持固定多款不同线径大小的线缆,于使用上更具便利性。
根据本案的构想,本案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包含:本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容置部,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与容置部相连通;连接器组件,设置于本体的容置部内,用以连接多个线缆;电源线外盖,对应覆盖于本体的第一开口上;以及支撑座,设置于容置部内;其中,支撑座设置于第二开口与连接器组件之间,当多个线缆自第二开口穿越并连接于连接器组件上时,跨设于支撑座上,支撑座用以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当电源线外盖对应封闭设置于本体的第一开口上时,多个不同线径的线缆被夹持固定。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支撑座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用以供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跨设于其上。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至少一第一支撑部为阶梯状的凸部结构,借由不同高度的凸部以对应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当电源线外盖封闭设置于第一开口上时,可辅助夹持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的型态为X型、V型、弧型及网状的其中之一,并借此型态以对应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支撑座为双面支撑结构,具有相对应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第二表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防尘煤料皮带秤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