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干胶标签用贴标板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0259.1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6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汝庚;卢春华;王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元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C9/00 | 分类号: | B65C9/00;B65C9/08;B65C9/26;B65C3/26;B65C9/4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干胶 标签 用贴标板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用贴标板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不干胶标签贴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贴标板体(1)内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横向孔道(2),设有至少一条纵向孔道(5),纵向孔道(5)与全部的横向孔道(2)相连通,在贴标板体(1)构成纵横交错的气体通道;所述贴标板体(1)的正面设有多个吸附孔(3),吸附孔(3)与贴标板体(1)内的气体通道连通;所述贴标板体(1)的侧面设有进出气口(4),进出气口(4)与贴标板体(1)内的纵向孔道(5)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对不干胶标签进行适当力度的吸附,并允许标签平滑相对移动而不因漏气脱落,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用贴标板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不干胶标签贴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打印好的不干胶标签,通常由一层或多层面纸及一层底纸构成。不干胶标签在贴标之前需要利用分离器将其从底纸上分离(剥离),并辅助利用贴标板吸附面纸的上表面,之后再借助贴标机械手将面纸标签贴在制品的表面。已有技术均采用人工剥离、贴标,效率低下,劳动力成本高,有的采用上下组合式结构的贴标板,易出现密封不严漏气问题,脱附,标签半途脱落。例如:血液从采集到发送到临床使用,需要经过分离制备、检测、分拣、贴标、包装等一系列的加工环节,一般采用血液贴标包装机完成上述工作,但是,在血液制品(血袋)的贴标过程中,分离底纸、面纸贴标一直是一个难题,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制约企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干胶标签用贴标板及其使用方法,能有效对不干胶标签进行适当力度的吸附,并允许标签平滑相对移动而不因漏气脱落,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干胶标签用贴标板,包含贴标板体、横向孔道、吸附孔、进出气口和纵向孔道;贴标板体内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横向孔道,设有至少一条纵向孔道,纵向孔道与全部的横向孔道相连通,在贴标板体构成纵横交错的气体通道;所述贴标板体的正面设有多个吸附孔,吸附孔与贴标板体内的气体通道连通;所述贴标板体的侧面设有进出气口,进出气口与贴标板体内的纵向孔道连通;所述贴标板体的背面设有固定用螺丝孔,用于将贴标板体固定在可移动设备上。
所述贴标板体的侧面设有多个堵塞孔,用于贴标板体内加工横向孔道的加工孔,横向孔道加工完成后,堵塞全部的堵塞孔。
所述可移动设备是公知公用的贴标用的移动机械上,例如:贴标机械手。
所述纵向孔道为一条,在贴标板体内加工出纵向孔道后,其加工孔作为进出气口,并设有进出气管阀。
所述贴标板体的背面通过固定用螺丝孔与连接板、贴标机械手连接。
所述横向孔道为1-10条孔道。
所述吸附孔为均布的多个小孔,与贴标板体内的横向孔道连通。
所述固定用螺丝孔为浅螺丝孔,不与贴标板体内的气体通道连通。
一种不干胶标签用贴标板的使用方法,使用上述不干胶标签用贴标板,包含如下步骤:
将贴标板体布置固定于贴标机械手上,进出气口通过进出气管阀与进出气管连接,并与真空机连接;当抽真空时,贴标板体内部产生真空,贴标板体正面的吸附孔能对不干胶面纸制成的标签产生吸附力,将标签的底纸与面纸分离,贴标板体吸附标签的面纸,贴标机械手移动贴标板体至血袋上方,将吸附的标签面纸贴在血袋上;当面纸贴于血袋表面后,根据指令,停止抽真空,通过外接的进出气管空气回流,贴标板体正面的吸附孔无吸附力,释放脱开标签面纸,完成贴标,贴标板体在贴标机械手的作用下复位,分离下一个标签的底纸与面纸。
所述血袋放在托盘内。
上述贴标机械手及贴标板体内抽真空和回流空气过程的控制,都是本领域公知公用的技术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元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元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0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CP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智能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