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热辐射吸存式户外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7316.0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7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闫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山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8;H01B7/29;H01B7/42;B08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热辐射 吸存式 户外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热辐射吸存式户外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阳光对弧形遮光囊片的照射,可以促使弧形遮光囊片内的氯化铵粉末受热分解,从而提高弧形遮光囊片内的气压,以此促使弧形遮光囊片向外伸展至将电线电缆表面包裹,一方面可以减少光线与电线电缆表面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借助弧形遮光囊片内的氯化铵粉末本身具有的吸热效果,可用来替代电线电缆吸收热辐射,以此减少电线电缆过早老化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并借助牵引金属绳温度升高后,恢复至其高温相态,从而带动球形存储槽中的光反射球露出,借助光反射球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可以降低电线电缆接收的热辐射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相变热辐射吸存式户外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
现有技术中,电缆的表皮通常设置为黑色,因此长期在户外悬挂时,由于长时间吸收太阳的热辐射,会加速其表面的龟裂和老化,从而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热辐射吸存式户外电缆,本方案通过阳光对弧形遮光囊片的照射,可以促使弧形遮光囊片内的氯化铵粉末受热分解,从而提高弧形遮光囊片内的气压,以此促使弧形遮光囊片向外伸展至将电线电缆表面包裹,一方面可以减少光线与电线电缆表面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借助弧形遮光囊片内的氯化铵粉末本身具有的吸热效果,可用来替代电线电缆吸收热辐射,以此减少电线电缆过早老化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并借助牵引金属绳温度升高后,恢复至其高温相态,从而带动球形存储槽中的光反射球露出,借助光反射球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可以降低电线电缆接收的热辐射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相变热辐射吸存式户外电缆,包括电线电缆,所述电线电缆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趋光环,所述外趋光环包括多个均匀分布且与电线电缆固定连接的弧形遮光囊片,所述弧形遮光囊片内固定连接有动磁性球和定磁性球,所述动磁性球和定磁性球分别位于弧形遮光囊片两侧且相互吸引,所述弧形遮光囊片内填充有氯化铵粉末,所述弧形遮光囊片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球形存储槽,所述球形存储槽内设有光反射球,所述球形存储槽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球形存储槽和光反射球之间的牵引金属绳,所述牵引金属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端球,通过阳光对弧形遮光囊片的照射,可以促使弧形遮光囊片内的氯化铵粉末受热分解,从而提高弧形遮光囊片内的气压,以此促使弧形遮光囊片向外伸展至将电线电缆表面包裹,一方面可以减少光线与电线电缆表面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借助弧形遮光囊片内的氯化铵粉末本身具有的吸热效果,可用来替代电线电缆吸收热辐射,以此减少电线电缆过早老化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并借助牵引金属绳温度升高后,恢复至其高温相态,从而带动球形存储槽中的光反射球露出,借助光反射球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可以降低电线电缆接收的热辐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山,未经闫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7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