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防占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4828.1 | 申请日: | 2020-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丽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1F13/04;B60L53/3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经智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占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防占充电车位装置,包括装置座,装置座上通过浮动弹簧连接有可上下浮动的用于被相应电动车的前车轮停放的浮动支撑板,装置座上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阻挡支架,阻挡支架包括阻挡臂,阻挡支架在前后摆动过程中,阻挡臂具有位于浮动支撑板上侧以阻挡前车轮朝前移动的阻挡位,装置座上还设置有常闭式电磁开关,常闭式电磁开关包括活动铁芯和用于通过导线与对应充电车位的插座电连接的电磁线圈,活动铁芯具有用于与阻挡支架挡止配合以将阻挡臂限位于阻挡位的断电锁止位和解除对所述阻挡支架挡止的通电解锁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不需充电的电动车占用充电车位的电动车防占充电车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领域中的电动车防占充电车位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每个家庭都拥有至少一辆电动车,电动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在电动车的电量不足时,需要把电动车推到相应的充电位上进行充电。各小区为了满足用户的安全充电,因此建立了刷卡充电的充电车位,具体使用时,使用人员将电动车推到充电位置,然后使用智能卡刷卡,充电位置的插座通电后,就可以在该位置上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考虑成本问题,充电车位与小区的电动车拥有数量基本都不是1:1配置,通常的是充电车位的数量远小于电动车的拥有数量,考虑到并非是所有的电动车需要同时充电,如果只是需要充电的电动车使用充电车位,而其它不需要充电的电动车停放在没有充电位置的普通车位,也能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用户通常不是特别自觉,用户在骑车回家后,为了方便起见,会把不需要充电的电动车直接放在充电车位上,导致那些真正需要充电的电动车无充电车位可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不需充电的电动车占用充电车位的电动车防占充电车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车防占充电车位装置,包括装置座,装置座上通过浮动弹簧连接有可上下浮动的用于被相应电动车的前车轮停放的浮动支撑板,装置座上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阻挡支架,阻挡支架包括阻挡臂,阻挡支架在前后摆动过程中,阻挡臂具有位于浮动支撑板上侧以阻挡前车轮朝前移动的阻挡位,装置座上还设置有常闭式电磁开关,常闭式电磁开关包括活动铁芯和用于通过导线与对应充电车位的插座电连接的电磁线圈,活动铁芯具有用于与阻挡支架挡止配合以将阻挡臂限位于阻挡位的断电锁止位和解除对所述阻挡支架挡止的通电解锁位,浮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向下浮动时与所述活动铁芯挡止配合以将活动铁芯限位于通电解锁位的支撑板挡块,阻挡支架与装置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阻挡支架包括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转动轴固定于所述阻挡臂的下端,转动轴与所述装置座转动配合,转动轴内同轴线设置有花键孔,所述活动铁芯为与所述花键孔同轴线布置的花键轴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在用户未刷卡时,充电车位对应的插座没有通电,也就是说常闭式电磁开关没有得电,常闭式电磁开关的活动铁芯处于与所述阻挡支架挡止配合以将阻挡臂限位于阻挡位的断电锁止位,此时阻挡支架不能转动,阻挡支架的阻挡臂处于浮动支撑板的上侧,由于阻挡臂的阻挡,无充电需求的用户,不能将电动车推到该充电车位上,因此避免了,无充电需求的电动车占用该车位的问题;当有充电需求时,用户先刷卡,充电车位对应的插座通电,常闭式电磁开关得电,活动铁芯移动而解除对阻挡支架的锁止,因此用户可以将电动车的前车轮推到浮动支撑板上,前车轮则顶着阻挡臂朝前翻转,可以顺利的将电动车停放到充电车位上,同时浮动支撑板在前车轮的重力下,向下浮动,浮动支撑板上的支撑板挡块将活动铁芯限位于通电解锁位,因此即使充电时长结束,只要电动车的前车轮未移开,活动铁芯也不会对阻挡支架进行挡止,当前车轮由前至后移动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阻挡臂逐渐复位至阻挡位,当前车轮完全由浮动支撑板上移开时,支撑板挡块解除对活动铁芯的挡止,活动铁芯重新与阻挡支架挡止,而将阻挡臂限位于阻挡位,为下一个充电用户准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丽,未经李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4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乳化剂生产用废气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电磁抑振的木工切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