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化妆品和保健食品抗光老化、糖基化功效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22266.7 申请日: 2020-09-04
公开(公告)号: CN112198143B 公开(公告)日: 2023-06-27
发明(设计)人: 徐懿乔;陈星辉;吴昱颖;朱晓宇;张勇;李春启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新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21/64 分类号: G01N21/64;G01N21/01
代理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薄盈盈
地址: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锦湖路3-1***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评价 化妆品 保健食品 老化 糖基化 功效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保健食品功效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评价化妆品和保健食品抗光老化、糖基化功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斑马鱼,加入待测试样,UVB照射,建立试样组;(2)选取斑马鱼,UVB照射,建立模型对照组;(3)分析尾鳍面积(A),评价皮肤损伤修复功效;(4)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评价抗糖基化功效;(5)测定斑马鱼β‑半乳糖苷酶染色强度,评价β‑半乳糖苷酶抑制功效;(6)测定斑马鱼卵黄囊荧光强度,评价抗氧化功效;(7)测定斑马鱼20min内的总运动距离,评价运动改善功效。本发明实验周期短,检测抗糖基化功效的同时可展示皮肤损伤修复功效、β‑半乳糖苷酶抑制功效、抗氧化功效和运动能力改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功效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评价化妆品和保健食品抗光老化、糖基化功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分子水平上老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过非酶修饰的蛋白质的逐渐积累,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基化。还原糖与蛋白质(或其他分子)上的游离氨基发生反应,产生可逆的反应中间体,最终生成不可逆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AGEs储存在组织中并与其受体连接,损伤组织功能。能够清除AGEs的物质提示具有抗老化作用。

紫外线通常分为三类:UVA(400–315nm),UVB(315–280nm)和UVC(280–100nm)。过去,化妆品抗光老化功效评价方法主要是UVA、UVB对脱毛大鼠进行照射,通过皮肤外观评价、皮损病理组织观察、生化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变化。由于欧盟、英国、巴西、挪威、土耳其、韩国、印度、新西兰和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禁止用动物评价化妆品的功效,现有化妆品抗光老化、糖基化功效评价主要用体外的替代方法。1.人成纤维细胞抗老化实验:用UVA照射人原代成纤维细胞,检测细胞活性、β-半乳糖苷酶含量、氧自由基含量和总胶原蛋白含量。2.体外重建皮肤模型抗光老化实验:用UVB照射表皮模型,检测基质金属酶活性。3.AGEs清除实验:体外人血白蛋白与葡萄糖反应,检测荧光AGEs含量(《化妆品评价替代方法标准实施指南》)。现行的防晒功效评价方法,主要用人体评价防晒系数。

临床研究发现正常老年人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比正常年轻明显升高,而患有白内障的老年人(未患有糖尿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比正常老年人明显升高。除单糖外,美拉德反应、糖的自氧化作用和其他代谢途径(如糖酵解)产生的二羰基化合物也会产生AGEs,这可以解释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血清AGEs的增加。由于体内不含任何能够降解AGEs的酶,所以糖化血红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积累,即血清AGEs是与年龄呈线性关系。说明糖化血红蛋白不仅仅是长期血糖水平衡量的“金标准”,更是评价老化的指标之一。流行病学数据表明AGEs与正常血糖患者的慢性疾病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如动脉粥样硬化、阿尔茨海默症、肾衰竭和皮肤老化(包括促进黑色素生成)。

细胞实验显示:在紫外的照射下,血红蛋白发生过氧化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这种反应也发生在皮肤。紫外辐射造成的红细胞损伤可能通过抑制膜结合ATP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G6PD、改变GSH含量和增强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了负责维持细胞膜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红细胞膜成分。有证据表明,氧化损伤和糖基化损伤呈正相关。紫外照射能诱发氧化损伤。AGEs通过产生涉及·O2-,H2O2和·OH的活性氧来促进皮肤光老化。AGEs的积累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且通过紫外线照射而被放大。

现有抗光老测试均为体外方法,缺乏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无法准确预测抗光老化的供试品在人体是否真正有效,也无法预测在体内代谢后代谢产品具有抗光老化功效的供试品。体外检测不具备可视化的优势,无法观察到在抗光老化、糖基化的同时皮肤损伤修复的变化,不利于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的宣传推广。可用于替代实验的光老化动物模型尚未建立。化妆品防晒功效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化妆品,无法评价保健食品的抗光老化、糖基化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