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觉防抖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9159.9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曹瑞珉;王立辉;许毅钦;付健;陈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182 | 分类号: | G02B7/182;G02B27/64;G03B5/00;G03B5/08;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曾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觉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驱动组件、入射镜片组、光线接收组件和陀螺仪,所述移动平台上开设有入光口,所述入射镜片组与所述入光口相对设置,所述光线接收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内,用于接收所述入射镜片组反射的光线;
所述陀螺仪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移动平台的加速度并生成转角信号;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入射镜片组传动连接,用于依据所述转角信号驱动所述入射镜片组转动,以使目标光线经过所述入射镜片组反射后沿所述入光口射向所述光线接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入射镜片组包括沿光线入射路径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
所述陀螺仪同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的加速度并生成第一转角信号,还用于检测所述移动平台沿第二方向的加速度并生成第二转角信号;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镜片传动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转角信号驱动所述第一镜片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镜片传动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二转角信号驱动所述第二镜片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镜片的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镜片的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镜片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镜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接收组件包括第三镜片,所述第三镜片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内,并与所述入光口相对设置,用于接收并反射从所述入光口入射的光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的反射光线与所述入射镜片组的入射光线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接收组件还包括图像信息接收单元,所述图像信息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内,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镜片反射的光线,并生成目标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图像信息接收单元电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目标图像生成偏差反馈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偏差反馈信号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转动。
8.一种视觉防抖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于表征移动平台的加速度的转角信号;
依据所述转角信号驱动入射镜片组转动,以使目标光线经过所述入射镜片组反射后沿入光口射向光线接收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觉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用于表征移动平台的加速度的转角信号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的加速度的第一转角信号;
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移动平台沿第二方向的加速度的第二转角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觉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依据所述转角信号驱动入射镜片组转动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转角信号驱动所述第一镜片转动;
依据所述第二转角信号驱动所述第二镜片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镜片的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镜片的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1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伏岩溶处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水体营养状态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