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检修的燃油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8384.0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佟艳军;谢亚平;肖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振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4 | 分类号: | F02M37/04;F04D1/02;F04D15/00;F04D29/42;F04D29/6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210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检修 燃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燃油泵,包括燃油泵主体,燃油泵主体底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顶端设置有泵筒,泵筒的两侧开设有进油口以及出油口,燃油泵主体顶端设置有压力调节螺钉,压力调节螺钉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套设有弹簧,弹簧底部设置有释压活门,燃油泵主体外表面开设有透明视窗,透明视窗两侧设置有连接架,各组连接架上端均管处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一端位于连接架底部设置有卡接装置;该一种便于检修的燃油泵通过设置压力调节螺钉,使得该设备供给动力得以控制,操作流程简便,减少了泵体的调节,提升了该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透明视窗,该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检修,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油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检修的燃油泵。
背景技术
燃油泵是汽车配件行业的专业术语。是电喷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之一,位于车辆油箱内部,燃油泵在启动和发动机运转时工作,如果发动机停止而点火开关仍处于ON时,HFM-SFI控制模块关闭燃油泵的电源,以避免意外点火。燃油泵作用是把燃油从燃油箱中吸出、加压后输送到供油管中,和燃油压力调节器配合建立一定的燃油压力燃油泵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吸入性好,输油量大,噪声小,运转平稳,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的燃油泵,检修不便;
2、现有的燃油泵,发生故障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检修;
3、现有的燃油泵,压力调节不便,操作繁琐,降低了燃油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燃油泵,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燃油泵主体,所述燃油泵主体底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设置有泵筒,所述泵筒的两侧开设有进油口以及出油口,所述燃油泵主体顶端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底端设置有压力调节螺钉,所述压力调节螺钉底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设置有释压活门,所述释压活门底部设置有旁通活门板,所述旁通活门板底部连接有弱弹簧,所述燃油泵主体外表面开设有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两侧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各组连接架上端均管处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一端位于连接架底部设置有卡接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油泵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支撑架,所述燃油泵主体内部构件均放置于支撑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油泵主体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泵筒,所述泵筒包括叶轮、转子以及叶片,所述泵筒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外侧设置有四组叶片,所述泵筒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油泵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调节螺钉,所述压力调节螺钉贯穿于燃油泵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油泵主体外表面开设有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卡接与燃油泵主体内壁,所述透明视窗为可拆卸式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组连接架上端均贯穿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帽、固定杆、固锁槽以及通孔,所述固定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顶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杆上端凿设有固锁槽,所述固锁槽设置有八组,所述固定杆一端远离螺帽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卡接底座、固锁杆以及转动槽,所述卡接装置底端固定安装有卡接底座,所述卡接底座上端设置有固锁杆,所述各组固锁杆之间均凿设有转动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振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振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8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