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1856.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8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苑书金;刘志强;高君;苏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储层 地震 反射层 识别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所有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基于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确定目标储层;获取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基于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分别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本发明在提高高频振幅信息的同时,也保存原始地震信息的低频成分,可以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的油藏储层地震精细描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储层的精确识别描述是油藏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地震波传播受地下介质吸收衰减及环境噪声的影响,地震反射波成像的频率主要集中在中低频,且频带较窄,信噪比较低,严重地影响了薄储层识别描述的精度。目前,地震叠后数据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反褶积、谱白化、基于频谱分解技术的振幅均衡、多尺度联合分析及反Q滤波等,针对这一难题,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技术方案,不同的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如吴大奎等人专利(申请号:201310333410.3)公开了应用声波测井资料约束反演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测井资料的高分辨率合成记录与地震资料建立关系,提高地震数据中高频成分能量;刘浩杰等人专利(申请号:201210031205.7)提供一种井控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步骤包括计算各个井位置处反射系数;根据该各个井位置处反射系数,计算各个井位置处的反褶积算子;将该各个反褶积算子进行反距离加权三维空间插值,得到三维空间各个地震道的反褶积算子;以及根据各个地震道的反褶积算子,对原始地震道数据进行褶积处理,再经过相位校正和道均衡,得到三维数据体。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但它需要结合现有的测井资料,而测井资料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会导致提高分辨率后的地震数据保真度不高,致使砂泥岩薄互层储层刻画不符合地质规律。朱伟林等人专利(申请号:201110053739.5)提出一种基于地震记录变子波模型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以现代拟微分算子理论为基础,以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为工具,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具备高分辨率和相对保持振幅特性,但该方法工序步骤较多,并且其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不能有效的保持低频信息,从而影响利用地震资料低频信息进行油气检测的精度等。雍学善等人的专利(专利号CN105093312A)基于频率域多阶微分的地震相对波阻抗预测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域多阶微分的地震相对波阻抗预测方法,但高阶微分的物理意义不明确,同时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不能有效的保持低频信息,从而影响利用地震资料低频信息进行油气检测的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1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