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低成本换电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8467.1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民;欧国;欧海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民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L50/60;B60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3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低成本 方法 系统 | ||
电动汽车的低成本换电方法和系统。现在的换电技术虽然能够大大提高赋能效率,但换电站的高投入造成换电成本过高,换电站难以独立运营和发展。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自换电系统是通过在电动汽车底盘或所述快换电池安装架上,设置自驱动的多个通过导轮或卷绕盘让链绳悬垂端升降的所述链绳提拉装置,在所述链绳提拉装置的链绳悬垂端安装有所述链绳承吊连接装置,通过与电池电池的对应连接装置连接提拉装入电池或降下脱离连接分离电池,实现:一,电池遇险与电动汽车分离;二,自主完成电池更换,丰富换电场景和用户用户便利外,还可以降低充换电站的服务成本,提高换电站服务效率和盈利能力;第三,提供一种更好的标准化换电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换电领域,具体涉及换电电动汽车、换电电池。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不能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是目前未能提供理想的用电解决方案,目前的赋能方式基本是捆绑式充电,这种方式所能提供的便利需求解决方法只能是:大容量、高密度、快速充电,将伴生高成本、高价格、高安全风险,高成本的电池只是满足不及10%的远距离行驶需要,特别是对于个人用户,日平均60km左右的电动汽车,需要在90%以上的时间长期持有高成本、高安全风险电池,而且电池的利用率不足10%。这是电动汽车价格高,使用不便、充电服务难于维系的主要原因。电动汽车不能接受电池的充电节奏,电池不愿忍受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要求,捆绑在一起带来的充电安全、电池成本、用电经济性、价值损耗差异等许多问题,都在阻碍其发展。有为解决此问题实施的换电模式,虽可以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的陪伴,但目前的换电方式,需要高成本、专用的换电设备和换电场所,服务运营投入大、换电场景单一,难以提供持续和提升服务所需的盈利支撑。本发明正是寻求以上问题的解决提出的。
建立一个换电系统,包括在电动汽车上设立一个可以独立进行换电的系统装置,不需复杂的定位和举升的换电站换电装置,提供快速、低成本换电的同时,满足多场景的换电,消除对大容量、高密度、快充的依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换电方法,不需要换电设备进行换电的电动汽车,实现多场景、快速、低成本的换电。
在电动汽车上设置可以自主换电的装置:
1)动电源转换系统,其中包括提供换电驱动动力的所述第二电源(图2),这里所述的第二电源包括以下电源中的一个或多个:a)电动汽车上设置非快换的内置电池;b)设立有多组快换电池,分次换电时,不参与当次换电的快换电池;c)通过电动汽车的充电受电装置接入的外部电源。多组的快换是基于安装了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可以独立完成快换电池箱分离、和/或、安装的电动汽车,在一个快换电池箱的分离或安装的过程中,由另外的快换电池箱提供电能需求。优选的通过电动汽车的充电口接入外部电源。实例中的第二电源优选的可以提供电动汽车换电便利需要的短距离行驶移动,包括前述的外部电源接入也可以连接一定长度的电源线,完成一定长度距离的电动汽车移动,此可大大丰富换电场景和换电便利;
2)在电动汽车上设置自驱动的所述快换电池锁止装置400;
3)在电动汽车底盘或所述快换电池安装架上,设置自驱动的多个通过导轮或卷绕盘让链绳悬垂端升降的所述链绳提拉装置100;在所述链绳提拉装置的链绳悬垂端安装有所述链绳承吊连接装置200,所述的自驱动包括马达(110、410)、液压缸、气缸中的一个或多个;
4)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箱承吊连接装置300的所述快换电池箱10(包括储能电源,下同)。
实现下例电动汽车的自换电方法:放置在地面或承台上的所述快换电池箱10通过所述电池箱承吊连接装置300与所述链绳承吊连接装置200连接,所述链绳提拉装置100提升所述快换电池箱10进入所述电池安装架内,由所述快换电池锁止装置400将所述快换电池箱10紧固锁定在所述电池安装架上;或,所述快换电池锁止装置400解锁,所述链绳提拉装置100从所述电池安装架内降下所述快换电池箱10,放至包括地面或承台上,所述电池箱承吊连接装置300与所述链绳承吊连接装置200分离,所述快换电池箱与电动汽车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民,未经王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快速起降千斤顶加工装置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