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粒方法及颗粒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08226.7 | 申请日: | 202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超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9/00 | 分类号: | B29B9/00;B29B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郑久兴 |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市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颗粒 | ||
1.一种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回收料通过以第一转速旋转进行破碎处理,形成表面熔融的回收碎料;
将所述表面熔融的回收碎料通过螺旋桨叶甩出,制得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速的范围为:1500-2000r/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甩出过程中所述螺旋桨叶的转速范围为:1500-2000r/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桨叶的桨直径的范围为300-400毫米;
所述螺旋桨叶的桨螺距的范围为:80-12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桨叶的桨直径与螺杆的直径比为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粒步骤中所述螺旋桨叶与外壳内壁间距的范围为0.045±0.01-0.049±0.01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颗粒进行冷却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表面熔融的回收碎料通过螺旋桨叶甩出冲出筛网,通过切粒刀将冲出筛网的回收碎料切成所述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网的的孔径范围为:5-8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料为热致聚合物基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边角废料。
11.一种颗粒,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造粒方法所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超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超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2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