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棒调质后力学性能检测的抽样、取试棒及取试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6120.3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6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程诗昊;马德生;蔡晓平;杨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G01N3/08;G01N3/30;G01N33/202;G06Q10/0639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棒调质后 力学性能 检测 抽样 取试棒 试样 方法 | ||
1.钢棒调质后力学性能检测的抽样、取试棒及取试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拉紧螺杆钢棒进行组批并确定检测频次;
步骤2:设定热处理中拉紧螺杆钢棒间距;
步骤3:设定抽样方法;
步骤4:设定取试棒方法;
步骤5:设定取试样方法;
步骤6:力学性能检测;
所述步骤1中组批及检测频次具体方法为:
a)同牌号、同尺寸规格、同熔炼炉号、同炉热处理的钢棒为一批;
b)制造厂每批检测,主机厂、业主方检测频次分别由主机厂、业主方自定;
所述步骤2中拉紧螺杆钢棒间距具体设定方法为:
a)热处理加热装炉拉紧螺杆钢棒间距由制造厂确定,热处理加热装炉钢棒间距为:
钢棒直径为:φ15mm~≤φ25mm时,横向间距为:10mm~15mm,纵向间距为:20mm~25mm;
钢棒直径为:φ25mm~≤φ35mm时,横向间距为:15mm~20mm,纵向间距为:25mm~30mm;
钢棒直径为:φ35mm~≤φ45mm时,横向间距为:20mm~25mm,纵向间距为:30mm~35mm;
钢棒直径为:φ45mm~≤φ55mm时,横向间距为:25mm~30mm,纵向间距为:40mm~45mm;
b)淬火、回火每吊钢棒层数由制造厂确定,淬火、回火每吊钢棒层数为:
钢棒直径为:φ15mm~≤φ25mm时,每吊淬火、回火钢棒层数为:≤6层;
钢棒直径为:φ25mm~≤φ35mm时,每吊淬火、回火钢棒层数为:≤5层;
钢棒直径为:φ35mm~≤φ45mm时,每吊淬火、回火钢棒层数为:≤4层;
钢棒直径为:φ45mm~≤φ55mm时,每吊淬火、回火钢棒层数为:≤3层;
所述步骤3中抽样方法具体为:
步骤3.1,钢棒编号:除炉批号外,制造厂还应对每批钢棒按热处理位置顺序编号;
步骤3.2,制造厂自检抽样:制造厂自检抽样,每批钢棒随机抽取一吊:
a)在该吊中部位置随机抽取1根钢棒;
b)再在该吊边缘位置随机抽取1根钢棒;
步骤3.3,主机厂复检抽样:主机厂复检抽样,在制造厂抽样之外的其余吊中随机抽取一吊:
a)在该吊中部位置随机抽取1根钢棒;
b)再在该吊边缘位置随机抽取1根钢棒;
步骤3.4,业主方检测抽样:
a)随机共用制造厂抽取的2根钢棒中其中1根钢棒;
b)共用主机厂抽取的2根钢棒中其中1根钢棒;
c)共用的上述2根钢棒,其中1根钢棒应取自中部位置,另1根钢棒应取自边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棒调质后力学性能检测的抽样、取试棒及取试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取试棒具体方法:
制造厂、主机厂、业主方分别从抽取或共用的2根钢棒上各取1段试棒,用于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测;
其中取试棒长度=拉伸+冲击+低倍+拉伸双倍复试+冲击双倍复试,具体取试棒长度参照:
钢棒直径为:φ40mm时,试棒长度为:900mm,如果实际长度不够,则以实际长度下料;
钢棒直径为:≥φ40mm时,试棒长度为: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棒调质后力学性能检测的抽样、取试棒及取试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取试样具体方法:
试棒长度方向取试样起始位置应从试棒L/2位置开始取拉伸、冲击试样;所述L为试棒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棒调质后力学性能检测的抽样、取试棒及取试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力学性能检测具体方法:
a)制造厂、主机厂、业主方一个检测批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检测2根钢棒的试棒;
b)2根钢棒的试棒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均合格,则判定该批钢棒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合格;
c)监造方对制造厂自检、主机厂复检、业主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并作出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1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注射生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底座推送与分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