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金探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3885.1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昆;叶晓洁;刘玉敏;刘晴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郝晓红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探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铬离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纳米金探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金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4‑巯基苯甲酸和半胱氨酸加入纳米金溶液中,反应得到纳米金探针。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金探针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以实现可视化检测和定量检测,具有快速、简便、无需依赖大型仪器和专人操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铬离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金探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铬盐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但是,在铬盐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铬渣,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由铬渣产生的离子会随着生物的富积作用在人体内不断累积,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
目前,针对铬离子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应用广泛,但需要依赖大型仪器和专人操作;紫外分光光度法简单、易操作、设备便宜,但干扰因素多、灵敏度不高;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线低且准确度高的特点,但所使用的仪器昂贵,运行成本高;高效液相色谱法虽然可靠、准确、快速、灵敏度高,也仍然需要依赖大型仪器。
因此,研发一种实时、快速、无需依赖大型仪器和专人操作的铬离子检测方法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铬离子检测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金探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金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4-巯基苯甲酸和半胱氨酸加入纳米金溶液中,反应得到纳米金探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金探针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纳米金与巯基形成较强共价键,在纳米金表面同时修饰4-巯基苯甲酸和半胱氨酸,形成表面具有羧基和氨基的功能化纳米金探针,与铬离子混合后,铬离子与羧基和氨基络合反应而使纳米金探针颜色发生变化,实现铬离子的可视化检测。本发明纳米金探针性质稳定,通过4-巯基苯甲酸和半胱氨酸共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对铬离子检测灵敏度,可在短时间内实现低浓度铬离子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金溶液中纳米金与4-巯基苯甲酸和半胱氨酸的摩尔比为1:104~105:104~105;反应温度为0~5℃,反应时间为0.5~3.0h,使4-巯基苯甲酸和半胱氨酸更容易修饰于纳米金表面,保证足够多的羧基和氨基,便于与金属离子络合。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金的粒径为15-20nm,保证纳米金光学性能的同时,便于其与4-巯基苯甲酸和半胱氨酸反应形成功能化的纳米金探针。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金溶液采用氯金酸作为金源,以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及保护剂反应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氯金酸与柠檬酸钠的摩尔比为1:8~12,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又作为保护剂,保证还原得到纳米金的同时,有助于控制纳米金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氯金酸与柠檬酸钠的反应温度为100~105℃,反应时间为25~45min。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金探针中纳米金浓度为5~15nM,保证检测铬离子的灵敏性。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了上述所得纳米金探针在检测铬离子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铬离子为定性检测,将纳米金探针与含铬离子的待测样品溶液混合,根据混合溶液颜色变化,定性检测待测样品溶液中是否含有三价铬离子;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液用流型调节剂
- 下一篇:一种作业运行优先级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