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3797.1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军;李萍;廖雅芹;张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配方 颗粒 标准 汤剂 质量 一致性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中药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黄连配方颗粒为例,综合其化学成分信息和生物活性特征,使用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统计学方法,尝试建立以标准汤剂作为标准参照的、具有普适性的一致性评价标准,对黄连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之间的质量一致性进行评价,为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意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水煎液经浓缩、干燥、制粒而得,以供临床配方用的颗粒。它无需煎煮,直接冲服,体积小,方便携带,有统一的剂量和规格,便于随证加减,受到许多医生和患者的喜爱,使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全球化。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新型饮片,如何评价和控制其与传统饮片间的质量一致性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11月颁布了《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指出将标准汤剂作为评价配方颗粒质量一致性的基准物质。一项对临床试验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目前仍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在临床治疗上的可替代性。欧洲草药质量专论进展报告中也指出,商品中药颗粒与其相应的水提取物即汤剂之间的等同性存在质疑。由于没有规定具体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和标准,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质量一致性仍然没有得到更加科学的分析和证实。由此可以看出,为了确保配方颗粒的质量,有必要建立更加全面具体、科学严谨、普适性强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
黄连(Coptidis Rhizoma)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降血糖、降血脂、抗溃疡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细菌性痢疾、伤寒、肺结核、糖尿病等疾病。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11月颁布的《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中,规定了黄连标准汤剂出膏率范围以及黄连配方颗粒中四种生物碱含量范围,然而没有涉及二者之间的质量一致性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黄连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包括化学一致性评价和生物活性等效性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化学一致性评价:取黄连配方颗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配方颗粒中六种生物碱的成分含量,得到高效液相色谱图,以黄连标准汤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生成的指纹图谱作为对照,将步骤1得到的黄连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图与其进行比较,以评价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间化学成分种类和比例的相似性,同时以六种生物碱的含量进行化学一致性评价;
步骤2,体外生物活性等效性评价:采用黄连标准汤剂为对照,检测黄连配方颗粒的抑菌活性和降糖活性,以评价配方颗粒的体外生物活性,同时进行等效性评价。
进一步地,步骤1中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为:
色谱柱:Agilent SB-C18 250×4.6mm、5μm;
流动相:体积比为36:64的乙腈和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每1L磷酸二氢钾溶液中加庚烷磺酸钠25.24g、再以磷酸调节pH值至4.0;
洗脱方式: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45nm;流速:0.5mL/min;柱温:25℃;进样体积:10μL。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六种生物碱为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
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容许区间“Mean±3SD”作为化学一致性评价标准,
进一步地,步骤2中抑菌活性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降糖活性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