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龙头快开阀杆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0900.7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8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升平;洪建德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灵芬 |
地址: | 417600 湖南省娄底市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龙头 快开阀杆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快开阀杆的制作工艺,依次经过1加温切料,整形、打孔、定位,第一次拉伸,第一次挤压,第二次定位、打孔,第二次拉伸,第二次挤压以及铣花键与推移;采用八道工序即可得到快开阀杆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制作工艺操作简单,且同一工序以同时形成花键和两定位插销,一步到位,避免了分步加工时可能使快开阀杆的主体变形和/或精度不高的问题,而且,采用推移的方式对两凸起进行推移,以形成明显凸出于环形头部的定位插销,操作简单,且定位插销凸出较为明显,同时也适用于硬度较大的金属线材中,确保了快开阀杆成品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杆的制作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龙头快开阀杆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快开阀芯包括安装在水龙头内的阀芯壳体,阀芯壳体内安装有可转动的快开阀杆,快开阀杆的一端卡接在动阀片上,动阀片与静阀片相互贴合,静阀片固定安装在阀芯壳体内,且静阀片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进水通孔,在动阀片上开设有出水通孔。当快开阀杆转动时,会带动阀片转动,以此实现水龙头的启闭和流量控制。而快开阀杆作为快开阀芯的重要配件,它的生产加工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快开阀芯的推广应用。
通常的快开阀杆,其多采用精铸、冲压、精车的流程工艺制作而成,这种制作工艺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较为可靠,但是,需要采用多台设备进行多道加工,制作工艺较为繁琐,设备要求较高,影响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有人申请了申请号为“201110258092.X”的“一种水龙头快开阀杆的生产工艺及其专用模具”中提及到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进料切料、第一次整形、定位、拉伸、挤压、二次挤压、二次拉伸和第二次整形”,这样制作而成的快开阀杆生产成本相对低,且生产效率高。但是,根据上述工艺制作而成的快开阀杆,两个定位插销是通过两次挤压和拉伸而形成,可能存在材料不足或材料硬度较大而导致两次挤压形成的定位插销凸出较为不明显的问题,令快开阀杆的精度不高,使得快开阀杆存在无法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龙头快开阀杆的制作工艺,其制作工艺简单,制作出来的定位插销凸出较为明显,且不易发生变形,成品精度高,同时适用于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龙头快开阀杆的制作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加温切料:将金属线材依次进行调直和加热,然后切成坯料一;
步骤S2,整形、打孔、定位:将所述坯料一进行整形处理,使所述坯料一的外观整齐,无毛刺和毛边;对整形后的所述坯料一进行定位,同时对所述坯料一的第一端打出第一环形孔,形成坯料二;
步骤S3,第一次拉伸:对所述坯料二进行拉伸,形成坯料三;
步骤S4,第一次挤压:对所述坯料三进行挤压,使所述坯料三背离其第一端的一段形成环形头部,以形成坯料四;
步骤S5,第二次定位、打孔:对所述坯料四的第二端进行定位打孔,打出第二环形孔,同时在所述环形头部上打出两个凸起雏形,形成坯料五;
步骤S6,第二次拉伸:对所述坯料五的所述环形头部进行第二次拉伸,以拉伸所述第二环形孔,令所述第二环形孔的孔深变深和直径变小,形成坯料六;
步骤S7,第二次挤压:对所述坯料六进行第二次挤压,使两所述凸起雏形分别形成凸起,以形成坯料七;
步骤S8,铣花键与推移:对所述坯料七的第一端进行铣花键,使所述坯料六的第一端的外表面形成花键,同时对所述坯料七的两所述凸起进行推移,使两所述凸起分别形成凸出于所述环形头部的定位插销,以此得到快开阀杆成品。
步骤S1中,所述金属线材经过精拉退火工艺处理,且所述金属线材的线径公差尺寸小于±0.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升平;洪建德,未经刘升平;洪建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