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母液回用处理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6529.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张方银;张广;潘咸峰;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3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4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母液 用处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C母液回用处理装置及工艺。所述的装置包括PVC母液管线,PVC母液管线依次与高级氧化反应器、缓冲沉淀池、陶瓷膜过滤器、换热器以及反渗透除盐装置连接,反渗透除盐装置浓水出口经反洗泵与所述陶瓷膜过滤器连接,陶瓷膜过滤器和高级氧化反应器均与臭氧发生器连接;本发明PVC母液不降温先直接进入芬顿+臭氧高级氧化反应器,进行芬顿‑臭氧高级氧化,再采用陶瓷膜过滤器陶瓷膜过滤,过滤出水换热后直接进行反渗透除盐处理,产水回用,浓水用于反洗陶瓷膜过滤器。本发明可实现PVC母液的高品质回收,极大程度地减少了COD的排放量和工厂取水量,能够有效增加PVC生产企业的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C母液回用处理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优化利用的进展,企业逐步加大污水回用力度,污水回用工艺是企业节水减排的有效途径,污水回用由将假定清净下水(中水)经过简单的去除悬浮物、杀菌后用于绿化、地表冲洗、消防等方式,逐渐发展到将达标排放污水除盐回用于生产装置。但随着节水减排力度加大,将回用难度大的污水进行回用的工作逐步提上日程。氯碱行业的PVC离心母液普遍具有水量大、无机离子浓度低的特点,回用价值较高,但PVC离心母液浊度高、温度高、有机物低且难降解等限制了该废水的回用。目前国内对PVC母液的回用多采用先过滤降低浊度悬浮物,之后进行换热降温,再采用生化处理+高级氧化去除有机物后回用于循环水或者继续经超滤+反渗透处理后回用于聚合反应。实际研究和应用中一是存在生化处理流程长、占地面积大、污泥处理等附属设施多的问题,二是存在过滤器堵塞和回用装置污堵的问题,装置运行不平稳,回用率不高。现在多数企业采取将PVC母液与其他污水混合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方式进行处理,深度节水减排的要求又将该废水回用提上日程。
PVC母液中悬浮着大量透过离心机的PVC粉末颗粒,污水浊度高,呈乳白色,且这些悬浮物难以通过自然沉降和絮凝的方法分离。母液中还含有以聚乙烯醇(PVA)为代表的能够引起团聚且难降解的物质。导致水中COD较高,约100~400mg/L,不能直接回用。目前PVC母液回用装置运行的关键在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污染问题,如要对PVC母液进行回用,首先必须解决污水中有机物团聚的问题,最大限度消除膜污染。PVA是公认的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普通生化降解难以将其有效降解,往往需要臭氧等高级氧化剂提高可生化性。
专利CN101391852B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的处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自清洗滤器处理,并对自清洗滤器的反洗液进行PVC粒料回收,2)降温处理,3)混凝沉降处理,4)一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5)臭氧氧化,6)曝气还原,7)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8)超滤处理,9)反渗透处理,10)离子交换。该发明流程长,采用两级生物处理并使用臭氧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实际运行发现因为PVC母液污染物组分少,还需要补充营养物或者与其他污水混合处理才能保证微生物活性,且曝气生物滤池中存在PVC团聚现象造成水路堵塞和处理效果下降,后续超滤、反渗透依然存在污堵污染的问题。
专利CN104291487B公开了一种PVC母液废水处理回用的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提供一种先将PVC母液废水曝气预处理后的水经过陶瓷碟片膜过滤,出水水质符合反渗透进水要求,运行压力低,节能环保,经反渗透处理产品水满足聚合反应釜用水水质标准的PVC母液废水处理回用的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实际应用研究发现,预处理曝气停留时间长,COD去除率低,再经陶瓷碟片膜过滤虽然出水悬浮物去除彻底但并不能去掉水中的PVA等污染物,反渗透进水中团聚现象仍然存在,极易污染反渗透膜;且污染物黏附在过滤陶瓷膜碟片上,导致反洗不彻底。
综上所述,当前PVC母液回用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绝大部分的回用工艺依靠生物处理降解水中污染物,污水微生物营养物缺乏、水力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
2、采用两级生物降解时需臭氧提高可生化性,之后再进行除盐回用,处理流程长、成本高。
3、采用生化处理时,生化出水中的微生物残留容易导致反渗透膜的污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6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