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止热斑效应的太阳能路灯用太阳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2811.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2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伦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23/00;H02S40/22;H02S20/30;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440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效应 太阳能 路灯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热斑效应的太阳能路灯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内凹式曲面聚光镜,所述内凹式曲面聚光镜上固定连接有平面镜片,所述平面镜片内设有凸透镜,所述内凹式曲面聚光镜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管,两个所述固定管的两端均贯穿内凹式曲面聚光镜,两个所述固定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太阳能电池板。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消除因平面镜片上附着的灰尘的遮光所引起的光照强度差异,从而有效的防止太阳能电池板出现热斑效应,并通过聚集阳光增加光强来提升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进而对减小太阳能电池板的用量所造成的发电量下降进行弥补,确保发电量足够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热斑效应的太阳能路灯用太阳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而太阳能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能源,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号召,现有的一些路灯会安装一些太阳能发电装置,用于降低市电供电的负担。
但是这些太阳能发电装置在使用时,很容易因空气中灰尘的自然沉降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板面上有灰尘附着,由于灰尘的遮挡作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板面接受光照强度不一致,局部发电组件发电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引发热斑效应,进而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但是这些太阳能发电装置在使用时,很容易因空气中灰尘的自然沉降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板面上有灰尘附着,由于灰尘的遮挡作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板面接受光照强度不一致,局部发电组件发电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引发热斑效应,进而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受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止热斑效应的太阳能路灯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内凹式曲面聚光镜,所述内凹式曲面聚光镜上固定连接有平面镜片,所述平面镜片内设有凸透镜,所述内凹式曲面聚光镜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管,两个所述固定管的两端均贯穿内凹式曲面聚光镜,两个所述固定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太阳能电池板,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呈上下堆叠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凸透镜的光学焦点上方,位于下方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内凹式曲面聚光镜的光学焦点下方,所述固定管内设有空腔,所述固定管的底侧壁上设有吸热板,所述固定管的两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内环形管,所述内环形管与固定管连通,所述内环形管的外侧壁上密封转动连接有外环形管,所述内环形管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密封滑动连接在外环形管内,所述外环形管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密封滑动连接在内环形管内,所述外环形管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固定管内设有防晃动装置,所述支撑管远离内凹式曲面聚光镜的一端上设有安装支架
优选的,所述防晃动装置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固定管靠近内环形管的一端内,所述隔板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关于隔板呈对称设置,所述活塞和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支撑管远离内凹式曲面聚光镜的一端上,所述支撑架呈U形设置,所述支撑架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架的底侧壁上设有加固装置。
优选的,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多个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均以倾斜角度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底侧壁上,多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转接环,所述转接环转动连接在支撑杆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转接环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转动连接在环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转接环上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贯穿转接环,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空腔内注入有低沸点蒸发液,所述低沸点蒸发液的总量不超出空腔容积的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融合效果的反向验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堤坝吸附贝类的人工清理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