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烷基膦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2732.1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求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50 | 分类号: | C07F9/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陈轩;刘茂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涉及一种烷基膦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三丙基膦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磷化氢与丙烯在溶剂中混合,然后加入光催化剂,在20~50W光照下反应,反应时间为1~12h,得到三丙基膦,其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50℃。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容易诱发自由基反应,使得磷化氢和烯烃反应活性增强,极大的提高了反应效率,且在室温作用温度的温度以及常压下就能迅速反应,反应时间短,该催化剂污染性及毒性小,使用的溶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甲苯等毒性较小,且该后处理相对简单,产品的收率和纯度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涉及一种烷基膦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三丙基膦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三烷基膦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主要用途是合成季鏻盐,季鏻盐是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具有pH值适应范围宽、低泡等特点,也是一种高档次、高效能的杀菌灭藻剂,还可以作为一种相转移催化剂,广泛用于农药、医药的合成中。另外,三烷基膦可作为配体与金属配位,用于催化烯烃聚合反应、二苄醇的羰基化反应、聚丁二烯的氨甲基化反应、不饱和类固醇选择加氢反应等、不对称催化反应等。除此之外,三烷基膦还可以用做萃取剂、阻燃剂和有机合成试剂等。
三烷基膦的合成方法有多种,根据不同的反应原料和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合成方式:
(1)以卤代烷和磷化钠为原料制备三烷基膦
三氯化磷与氢化锂铝在有机溶剂中,生成磷化氢。磷化氢在金属钠作用下生成磷化钠,磷化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单烷基膦,单烷基膦继续与卤代烷作用生成三烷基膦,用此合成方法合成的三烷基膦收率普遍不高。
(2)以磷化氢和烯烃为原料制备三烷基膦
磷化氢和烯烃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在引发剂(通常为偶氮化合物或过氧化物)的作用下在溶剂中生成三烷基膦,该合成方法适宜工业化生产,国外的部分制造商均采用此法制备三烷基膦,但是,偶氮化合物具有致癌性,对人体健康不利。过氧化物受热则会分解成含有自由基,对皮肤、眼睛、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且属于易燃易爆品。因此,该方法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存在较高的危险性。
(3)以格氏试剂和三氯化磷为原料制备三烷基膦
卤代烷烃与金属镁在醚类溶剂中反应生成格氏试剂,再由格氏试剂与三氯化磷反应生成三烷基膦。由于格氏试剂非常活泼,容易与水、醇、氨、酸等含活泼氢的极性物质反应,因此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和水蒸气的容器中,避免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从而生成其他杂质。因此该合成路线的反应条件比较苛刻,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4)以三烷基氧膦为原料还原法制备三烷基膦
以三烷基氧膦为原料,用烷基铝和三卤化硼或氢化铝钠和氯化铝钠做还原剂,还原得到三烷基膦。此方法虽然适合实验室和工业化生产,但是由于三烷基氧膦的来源有限,因此制约了其生产规模。
(5)以三烷基铝和三氯化磷为原料制备三烷基膦制备
以三烷基铝和三氯化磷为原料,然后改方法用水量极大,反应不彻底,易产生大量危险废液,对环境破坏大。
在这些三烷基膦的制备方法中,以磷化氢和烯烃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生成三烷基膦的合成方法较适宜工业化生产。但已有技术中引发剂通常采用偶氮化合物或者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具有致癌性,对人体健康不利。过氧化物受热则会分解成含有自由基,对皮肤、眼睛、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且属于易燃易爆品。因此,该方法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存在较高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合成三烷基膦存在毒性大、有污染、危险性高、成本高以及收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生产烷基膦的方法。该方法以传统的磷化氢和烯烃为原料,采用光催化剂,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具有污染小、反应温和、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等优点,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求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求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