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高效资源化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1627.6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耀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4/12;C22B34/14;C22B34/22;C22B34/24;C22B5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资源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高效资源化利用方法,赤泥用稀盐酸浸出,所得矿浆用浓密机(或洗矿槽)分离,上部溢流(含悬浮物——活性土)作为复合型净水剂产品,下部沉降渣用pH值为0.5~1的稀盐酸进行多级浓密机(或洗矿槽)逆流洗涤,洗涤液用于稀释浓盐酸后作为浸出始酸,最后一级的沉降渣经磁选产出铁精矿产品和富钛渣,富钛渣用硫酸循环浸出,得到富钛液和硫酸浸出渣,从富钛液中回收钛、钪、钒,余液用于生产聚合硫酸铁铝产品,硫酸浸出渣作为提取锆、钽、铌原料,或作为建材原料。本法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生产环境好,生产过程无废水废渣排放,实现了赤泥资源吃干榨尽,并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和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泥高效资源化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铝土矿经高温高压强碱溶出处理,固液分离时产出的固体废渣,主要成分为铁、铝、硅、钙、钠、钛、氧和少量的钪、锆、钒、钽、铌等稀有金属。赤泥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复杂,其中:有在铝土矿经高温高压强碱溶出处理过程中生成的赤铁矿(α-Fe2O3)、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钠硅查(Na2O·Al2O3·1.68SiO2·1.73H2O)、铝酸钙(Ca(AlO2)2)、钙钛矿(CaTiO3)等新矿物,以及针铁矿(α-FeOOH)、一水硬铝石(Al2O3·H2O)、三水铝石(Al2O3·3H2O)、羟钙石(Ca(OH)2)、碳酸钙(CaCO3)和脉石等残留矿物,也有这些新矿物和残留矿物所夹带的氢氧化钠(NaOH)、铝酸钠(NaAlO2)、硅酸钠(Na2SiO3)、碳酸钠(Na2CO3)等水溶性的碱和盐。
赤泥中的硅、钙含量较高,且有约65%以上的硅和95%以上的钙易溶于稀盐酸。含硅矿物被稀酸溶解后生成硅酸,因硅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故其主要以溶胶状态存在于矿浆中,且易凝聚成硅胶,造至浸出液过滤和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困难;赤泥中的钙与硫酸反应时,产生的二水硫酸钙渣量是赤泥含钙量的4.3倍,由于渣量过大,对有价金属的回收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为克服上述问题,以往开发的赤泥资源回收利用工艺往往过于复杂,造成产品回收成本过高,甚至回收成本远大于回收产品的市场价格,在技术经济上不可行,在环保方面也存在二次废渣和废水的处理排放问题,大规模利用赤泥的工业技术至今在国内外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大部分赤泥只能长期堆存。赤泥的堆存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存在溃坝风险和释放出碱性物质污染环境风险。至今赤泥综合利用依旧是铝行业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耀,未经何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1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