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1337.1 | 申请日: | 202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4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峻;崔青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耀众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32 | 分类号: | C08G18/32;C08K13/06;C08K9/04;C08K9/02;C08K7/06;C08K7/14;C08K3/30;D06M13/256;D06M13/144;D06M11/38;D06M11/72;D06M13/368;D06M13/342;C08G1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李兵 |
地址: | 315605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效果 聚氨酯 发泡 产品 配方 | ||
1.一种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按照重量的配方如下:多元脂30-50份、山梨醇20-40份、甘油5-15份、催化剂2-10份、阻燃剂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份、异丙醇0-10份、金属离子螯合剂0-10份、氢氧化钠1-5份、强化助剂10份和辅助添加剂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助剂为碳纤维、二硫化钼、粉末状聚四氟乙烯和碱性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添加剂包括开孔剂、抗老化剂、物理发泡剂、化学发泡剂、结皮剂和色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螯合剂采用浓度为1%的三聚磷酸钠、浓度为0.5%的三乙醇胺、浓度为1%的氨基三乙酸和浓度为1.5%的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采用浓度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可替换为等量的焦磷酸钠溶液或硅氧化钠溶液。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二硫化钼、粉末状聚四氟乙烯、碱性玻璃纤维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碳纤维进行混合,织造成碳基复合纤维;
S2、将0-10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份的异丙醇、0-10份的金属离子螯合剂、水和0-10份的氢氧化钠混合在一起,生成纤维浸泡液,将纤维浸泡液注入到搅拌筒中;
S3、将S1中生成的碳基复合纤维投入到搅拌筒中高温加热至70-80℃并浸泡2h后,开启搅拌筒的搅拌模式,搅拌1h后取出碳基复合纤维,生生成改性后的碳基复合纤维,将其剪碎后加入到喷射设备中;
S4、将多元醇和山梨醇、甘油、催化剂、阻燃剂和成品辅助添加剂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生成聚氨酯发泡原料,再将聚氨酯发泡原料装入到另外一架喷射设备中;
S5、采用交叠喷射的方式依次在模具内部喷射聚氨酯发泡原料和改性后的碳基复合纤维,单次交叠喷射过程完毕后,采用辊压设备对碳基复合纤维进行碾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叠喷射后的碳基复合纤维层厚度为1-4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积碳效果好的聚氨酯发泡产品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聚氨酯发泡原料中碳基复合纤维层的含量不超过聚氨酯含量的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耀众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耀众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13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