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和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8217.6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贾宇坤;任飞;曹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N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戴冬瑾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件 振动 疲劳 仿真 评价 指标 标定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和具有其的方法,所述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包括:振动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振动台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安装座设有至少一个安装位;测试件,所述测试件的第一端在所述安装位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测试件的第二端悬空设置;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测试件的第二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测试件为悬臂梁结构,通过安装位将测试件的第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并在测试件的第二端固定配重块,利用振动台施加载荷激励,对多组配有不同配重块的测试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缩小失效区间,最终得到失效应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和适用于该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的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较为重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多在交变载荷下工作,疲劳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随机疲劳破坏是服役电池包结构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可快速评价电池包结构是否满足振动疲劳要求,其中仿真评价指标尤为重要,需要大量的测试对标进行确定,后续可根据该评判指标对电池包结构进行仿真评判。目前对于电池包振动结构件的仿真评价指标大都基于材料的抗拉强度以及材料的疲劳强度基于工程经验取一定安全值进行评价。该评价指标需要大量的测试对标不断优化摸底,对标确定出各结构件的疲劳失效仿真评价指标。若利用电池包整包测试,测试件、人力成本较高,耗时较长,无法满足项目开发时间节点及项目成本的需求,存在改进的空间。
申请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能够快速实现电池包结构件的振动疲劳失效仿真评价,且可同时对多个测试件、多种工况进行测试,节约测试资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包括:振动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振动台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安装座设有至少一个安装位;测试件,所述测试件的第一端在所述安装位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测试件的第二端悬空设置;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测试件的第二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测试件为悬臂梁结构,通过安装位将测试件的第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并在测试件的第二端固定配重块,利用振动台施加载荷激励,对多组配有不同配重块的测试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缩小失效区间,最终得到失效应力。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所述安装位和所述测试件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测试件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多个所述安装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多个所述安装位包括间隔开设置的两组,且两组所述安装位分别位于靠近所述安装座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沿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两组所述安装位对应的所述测试件分别朝远离彼此的方向悬空延伸。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装置,每组所述安装位对应的所述测试件在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平行间隔开设置。
本申请还出了一种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件振动疲劳仿真评价指标的标定方法,所述标定方法包括:选取测试件抗拉强度的1/N1、1/N2、1/N3分别标定为第一预设应力、第二预设应力、第三预设应力;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应力、所述第二预设应力、所述第三预设应力分别获取对应重量的配重块;将测试件、安装座安装于振动台,且将配重块安装于所述测试件的第二端;将所述振动台以设定载荷激励进行振动加载;根据加载后所述测试件的状态获取所述测试件的标定失效应力;其中N1、N2、N3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满足:N1<N2<N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8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