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路面结构快速修复的注浆加固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2035.8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乙丁;吴发红;史尧;孙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1C11/00 |
代理公司: | 盐城盈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8 | 代理人: | 朱海燕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路面 结构 快速 修复 加固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公路路面结构快速修复的注浆加固材料,注浆加固材料包括地聚合物浆液,地聚合物浆液的质量比配方中,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等质量比混合,所述A组分包括硅酸钠溶液31.5%~35.5%,氢氧化钠4.2%~6.2%,水10.9%~14.9%,无定形纳米二氧化硅1.0%~2%;B组分包括偏高岭土16.9%~20.9%,水泥11%~14%,矿渣13.5%~17.5%;A组分和B组分中所有组分相加的总配比为100%。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环保高效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的修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路面结构快速修复的注浆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针对公路路面结构缺陷及病害的问题,现有技术常采用注浆进行处治。例如,公开的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410235092.1,发明名称:一种不损伤路面的平孔注浆路基加固方法及结构,公开了,一种不损伤路面的平孔注浆路基加固方法及结构,步骤是:A、确定注浆孔孔位;B、钻设水平或斜向注浆孔,钻孔角度与路基破坏主方向正交;C、隔行跳打注浆孔;D、自路基病灶外围向内钻孔注浆;E、安置注浆花管;F、在贯穿路基横断面立体交错布设的注浆孔前端安置无缝注浆外管;G、均匀注入水泥浆液,注浆压力通过试验及地区确定;H、注浆过程中对路基路面、构造物及周围建筑进行沉降、倾斜、变形和位移观测。在病害区域路基边坡水平或斜向干钻形成注浆孔,安装注浆花管、无缝注浆外管,注浆花管与无缝注浆外管采用接头丝扣连接。
现有技术,虽然能在不损伤路面结构的前提进行施工,但是对于已开通交通线路需要进行注浆处治时,为减少对交通的影响,需要浆液具有早强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为了改进上述技术问题,在注浆施工中采用地聚合物材料作为地聚合物基浆液,但是当前地聚合物基浆液研究中存在材料本身性能发挥不彻底的问题。同时针对公路路面结构快速修复作业中要求材料在若干小时内即需要很高力学性能,目前也未见地聚合物对应的早期力学性能表现,为促进地聚合物性能和应用研究的全面性以及进一步探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满足管片结构强度、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用于路面结构快速修复的注浆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路面结构快速修复的注浆加固材料,注浆加固材料包括地聚合物浆液,地聚合物浆液的质量比配方中,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等质量比混合,所述A组分包括硅酸钠溶液31.5%~35.5%,氢氧化钠4.2%~6.2%,水10.9%~14.9%,二氧化硅1.0%~2%;B组分包括偏高岭土16.9%~20.9%,水泥11%~14%,矿渣13.5%~17.5%;A组分和B组分中所有组分相加的总配比为10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地聚合物浆液质量比配方为,硅酸钠溶液33.5%,偏高岭土18.9%,水泥12.5%,矿渣15.5%,氢氧化钠5.2%,水12.9%,二氧化硅1.5%。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水泥为超细灌浆水泥,比表面积大于1200m2/kg。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矿渣采用S95等级,比表面积大于1200m2/kg。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偏高岭土粒径比表面积大于1200m2/g。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二氧化硅为无定形纳米二氧化硅,比表面积大于1200m2/g。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硅酸钠溶液波美度为38°~45°。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路面结构快速修复的注浆加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浆加固材料为地聚合物浆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2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