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汤的搅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0896.2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4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其明;钟定江;史勋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4 | 分类号: | B01F13/04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576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汤的搅拌器,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酸汤需要人工进行搅拌,当需要搅拌很多的酸汤时,工人的劳动量很大,费时费力,易使的工作人员出现疲劳,产生事故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架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螺纹套设有往复丝杆。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自动对酸汤进行水平移动搅拌,不需要人工进行搅拌,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效率,避免事故的发生,进而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汤的搅拌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酸汤需要人工进行搅拌,当需要搅拌很多的酸汤时,工人的劳动量很大,费时费力,易使的工作人员出现疲劳,产生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酸汤的搅拌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酸汤的搅拌器,解决了现有的酸汤需要人工进行搅拌,当需要搅拌很多的酸汤时,工人的劳动量很大,费时费力,易使的工作人员出现疲劳,产生事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酸汤的搅拌器,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架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螺纹套设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往复丝杆的左端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棍。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酸汤盛放器,所述酸汤盛放器的内壁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电热快,所述酸汤盛放器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汤口。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电机的外部固定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里。
优选的,所述酸汤盛放器为矩形,所述搅拌棍长度的两倍加转动轴的直径小于矩形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往复丝杆在第二齿轮的右侧部分设有往复螺纹,所述往复丝杆在第二齿轮的左侧部分没有往复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在第一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一轴承的直径加第二轴承的厚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安装支撑柱、放置板、支架、出汤口、电热快、酸汤盛放器、搅拌棍、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二齿轮、往复丝杆、螺纹管、驱动电机等结构,可以实现自动对酸汤进行水平移动搅拌,整个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人工进行搅拌,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效率,避免事故的发生,进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酸汤的搅拌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酸汤的搅拌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放置板、3支架、4出汤口、5电热快、6酸汤盛放器、7搅拌棍、8转动轴、9第一齿轮、10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第二齿轮、13往复丝杆、14螺纹管、15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