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电线用耐大电流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3501.6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彪;邓连天;费楚然;沈斌;沈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中广核拓普(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51/06;C08L83/04;C08K13/02;C08K3/22;C08K3/34;C08K3/38;C08K5/5425;C08K5/134;C08K5/372;C08K5/098;H01B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沈彬彬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用耐大 电流 辐照 交联 低烟无卤 阻燃 烯烃 绝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电线用耐大电流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以重量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30~60份;乙烯‑丁烯共聚物5~20份;聚乙烯5~10份;改性聚丙烯3~10份;改性聚乙烯20~30份;抗收缩母粒3~10份;抗氧剂母粒3~5份;碳化硅1~5份;硼酸锌1~5份;硅烷偶联剂1~1.8份;润滑剂0.5~4份;交联敏化剂1~3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过载大电流作用下不易发烟、不发泡、不易黄变、耐开裂的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料,在100A~300A的电流条件下,不发生明火燃烧,在发生电路短路时可以有效的延长电线的使用时间,并且减少线路起火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料,尤其涉及一种布电线用耐大电流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
背景技术
随着安全、环保要求的提高,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凭着其低烟、无卤环保的优势在许多线缆产品中取代了传统的PVC产品,在民用布电线产品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料与热塑性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耐温等级,因此更是得到了线缆产品的青睐。
常规的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料产品,不论是热塑性还是辐照交联的均需满足GB/T32129-2015的标准要求就可以。配方设计也较常规,均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改性聚乙烯、聚烯烃树脂、三元乙丙橡胶等聚烯烃类树脂为基体材料,添加大量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无机阻燃剂,再添加聚乙烯蜡、硅烷偶联剂、硅酮母粒、硬脂酸盐等加工助剂,经过密炼加双阶挤出机组塑化混合造粒而成。
但随着市场竞争以及对布电线产品使用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目前市场对布电线产品提出了过载大电流的破坏性试验测试要求,因此、大电流过载测试将成品布电线产品一个新的主要考核指标。该破坏性试验主要考查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布电线产品在100A甚至更高的短路电流发热作用下,其是否发烟、发泡、黄变、开裂以及发生几种现象的时间长短。采用上述的常规配方生产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制备的布电线均在很短时间就出现发烟、发泡、黄变、开裂的现象,不能满足市场对布电线产品耐大电流或者超载不燃的新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电线用耐大电流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过载大电流作用下不易发烟、不发泡、不易黄变、耐开裂的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料,在140A甚至是150A的电流条件下,不发生明火燃烧,在发生电路短路时可以有效的延长电线的使用时间,并且减少线路起火的危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布电线用耐大电流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以重量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其中,改性聚丙烯为马来酸酐接枝的共聚聚丙烯;其接枝率为0.2%-0.6%,190℃×2.16kg条件下的熔指为0.5-5g/10min;
改性聚乙烯为马来酸酐接枝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和双峰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其接枝率为0.4%~0.6%,190℃×2.16kg条件下的熔指为0.5~3g/10min;
抗收缩母粒包括聚甲基硅树脂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抗收缩母粒中聚甲基硅树脂的质量分数为60%以上;
抗氧剂母粒包括抗氧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抗氧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的质量比为50:49: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在190℃×2.16kg条件下为1~5g/10min,硅酮的硅氧烷含量≥70%,分子量≥100万。
进一步地,布电线用耐大电流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中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氢氧化铝30~180份(优选为100~180份);
氢氧化镁30~180份(优选为100~18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中广核拓普(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中广核拓普(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3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