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inifilter和usbkey的透明加解密文件驱动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73281.7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龙;董仲舒;程杰;谷晶中;张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谷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inifilter usbkey 透明 解密 文件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inifilter和usbkey的透明加解密文件驱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解析用户配置文件,获取待监控信息;用户配置文件包括:加密的文件类型和加密的文件名中的至少一个、打开文件时的进程名以及用户设置的密码长度;步骤2:检测usbkey是否插入,若检测到usbkey,则与其建立连接;步骤3:与驱动层建立通信连接,驱动层为基于minifilter框架的驱动;步骤4:将待监控信息逐个发送至驱动层,然后接收驱动层发送的命令并在usbkey中进行相应操作,将操作结果发送至驱动层,以供驱动层在指定监控文件被执行打开操作、读操作、写操作和关闭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时对被执行操作进行拦截进而根据操作结果对指定监控文件进行加解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windows透明加解密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inifilter和usbkey的透明加解密文件驱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windows下要想实现对文件的保护,一种方法是在文件关闭之后对文件进行手动加密,然后打开文件之前手动解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操作比较繁琐,而且有可能出现用户忘了加密操作,在导致文件在被拷贝走之后出现泄密的情况;另外一种方法是直接在服务器上进行操作,所有文件在服务器上进行加解密,本地计算机上不留副本;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所有文件都依赖于服务器,如果服务器崩溃或者硬盘损坏,会出现文件丢失的严重情况,需要服务器的文件进行定时备份,还有一种弊端就是对于单机的情况无法解决。
中国专利文献CN106599728A公开了一种基于文件过滤驱动框架的系统文件保护方法及装置,本方法主要是针对文件的保护操作(读取写入等操作),而不是针对文件内容本身,也就是说,若将该文件拷贝到其它机器上,那么该文件保护动作将会失效,即在其它机器上依然能够读取文件内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手动加解密操作繁琐、依赖服务器加解密存在文件已丢失或单机情形下无法适用以及加密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inifilter和usbkey的透明加解密文件驱动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minifilter和usbkey的透明加解密文件驱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解析用户配置文件,获取待监控信息;所述用户配置文件包括:加密的文件类型和加密的文件名中的至少一个、打开文件时的进程名以及用户设置的密码长度;
步骤2:检测usbkey是否插入,若检测到usbkey,则与其建立连接;
步骤3:与驱动层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驱动层为基于minifilter框架的驱动;
步骤4:将待监控信息逐个发送至驱动层,然后接收驱动层发送的命令并在usbkey中进行相应操作,将操作结果发送至驱动层,以供驱动层在指定监控文件被执行打开操作、读操作、写操作和关闭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时对被执行操作进行拦截进而根据操作结果对指定监控文件进行加解密;其中,所述命令包括创建密码命令和解开密码命令。
进一步地,步骤4中的接收驱动层发送的命令并在usbkey中进行相应操作,包括:
若为创建密码命令,则随机生成一个密码,将密码放入usbkey对密码进行加密,并把加密的密码和源密码发送给驱动层;
若为解开密码命令,则将加密的密码放入usbkey对密码进行解密,获取源密码,将源密码发送至驱动层。
进一步地,所述命令还包括退出命令;对应地,步骤4中的接收驱动层发送的命令并在usbkey中进行相应操作,包括:若为退出命令,则断开与驱动层的通信连接,并断开usbkey链接,释放资源。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基于minifilter和usbkey的透明加解密文件驱动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谷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谷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3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