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水罐余热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2995.6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0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鹏;王育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志鹏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1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水罐余热利用系统,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具有供铁水罐固定安装的凹沟,铁水罐的外周部设置有将其围住的保温板,且铁水罐外表面缠绕有螺旋换热管,所述保温板的底周部插接于定位筒中,保温板的正上方设置有金属环,且金属环中设置有同轴的圆形板,且金属环与圆形板之间通过多个等间排列的固定管固定,圆形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间歇空气泵,本发明通过移动模块与间歇空气泵的配合,既能实现将铁水罐表面上浮的热气抽走后进行利用,同时又能增大螺旋换热管与铁水罐的接触面积,增大换热效率,提高铁水罐余热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水罐余热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铁水罐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破损的铁水罐运至检修车间后,由于罐体温度过高,不能马上对破损部分进行修理,只能放置在空气中经过较长时间自然冷却后才可以进行检修。这直接造成了铁水罐中残留的余热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国家当下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理念。
为此,提出一种铁水罐余热利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水罐余热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水罐余热利用系统,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具有供铁水罐固定安装的凹沟,铁水罐的外周部设置有将其围住的保温板,且铁水罐外表面缠绕有螺旋换热管,所述保温板的底周部插接于定位筒中,保温板的正上方设置有金属环,且金属环中设置有同轴的圆形板,且金属环与圆形板之间通过多个等间排列的固定管固定,圆形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间歇空气泵,间歇空气泵的一侧设有移动模块,移动模块用于带动螺旋换热管上下移动,间歇空气泵的输入端通过气管与移动模块的顶部连通,移动模块通过固定管与金属环固定连接,而间歇空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通气管的一端,通气管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循环水箱中,且通气管的另一端穿出循环水箱,同时在通气管上还设置有多个支管。
优选的,所述移动模块包括固定箱和活塞板;所述固定箱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固定箱的顶部通过气管与间歇空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活塞板设置在固定箱的内部,且与固定箱滑动连接,固定箱你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与活塞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的一侧设有橡胶气口,活塞板的下方连接有一根以上的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箱后与竖直方向上均匀布置的螺旋换热管固接,活塞板的下方设有过滤网;所述固定箱的上方设有T型空心管,T型空心管与橡胶气口连通时,间歇空气泵将铁水罐上浮的热气吸入至循环水箱中。
优选的,所述螺旋换热管环绕设置于铁水罐的外周部,且螺旋换热管的底部通过托架固定安装于支撑座的上表面,同时螺旋换热管的顶部端口固定连通有用于通入冷水的进水管,而螺旋换热管的底部端口固定连通有用于排出热水的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支管成形为螺旋状,且其两端均与通气管相连通,同时多个支管等距布置于通气管上。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的顶部具有与外部供水设备相连通的进水口,而循环水箱的侧壁下缘具有与外部收水设备相连通的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的顶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吊钩。
优选的,所述金属环底周沿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布的安装杆一端,而安装杆的另一端插接于保温板顶周面对应位置开凿的插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金属环与圆形板整体与保温板的分离,达到便于拆装的目的,提高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插槽对应的保温板的顶周壁开设有供螺钉旋入安装杆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志鹏,未经胡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