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2105.1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5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康佳昊;鲁萍;袁泽;罗浩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发光单元层,所述发光单元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单元层包括阴极金属层;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与一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阴极金属层之间;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一体化,更集成化,厚度更薄,减少了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要求触控显示屏尽可能的集成化,小型化。目前的自容式触控显示屏大部分是add-on(外挂式)和on-cell(附着式)的模式,其厚度较大,结构复杂,存在大量黏贴结构和工艺,制备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屏幕弯折,也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进一步集成化和小型化。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一体化,更集成化,厚度更薄,减少了制备工艺。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发光单元层,所述发光单元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单元层包括阴极金属层;
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与一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阴极金属层之间;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触控感应电极。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层具有阵列排布的发光部;所述阴极金属层包括阵列排布的阴极,每个所述阴极对应多个所述发光部。
可选地,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触控信号线通过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填充导电材料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孔位、第二孔位及第三孔位,所述第一孔位、所述第二孔位及所述第三孔位连通且分别填充所述导电材料。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层还包括阳极层,所述第一孔位填充所述阳极层的材料,所述第二孔位填充所述阴极金属层的材料,所述第三孔位填充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的材料,所述阴极金属层的材料分别与所述阳极层的材料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的材料相连。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层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阳极,所述阳极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阴极金属层之间,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阳极同层且绝缘设置。
可选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金属线,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金属线同层且绝缘设置。
可选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间隔且绝缘设置在同一层,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单元层之间;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同层且绝缘设置。
可选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所述栅极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栅极同层且绝缘设置。
可选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基板面向所述发光单元层的表面,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遮光层同层且绝缘设置。
可选地,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阴极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层具有阵列排布的发光部;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至少部分对应所述发光部设置,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为透明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