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屋面隔热防水系统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3262.6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刘青;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海森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屋面 隔热 防水 系统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金属屋面隔热防水系统,包括金属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面层(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防锈底漆层(2)、密封胶层(3)、隔热防水层(4)、保护涂料层(5)、空气气囊层(6)、加强层(7)、防水聚氨酯层(8)、卷材高弹性层(9)、二氧化硅凝胶层(10)和反光层(11);所述防锈底漆层(2)为乙烯基酯树脂形成的防锈底漆层(2);所述密封胶层(3)为镍铬铝钇耐热合金喷涂粉末喷涂而成的密封胶层(3);所述隔热防水层(4)为隔热陶瓷粉末喷涂而成的隔热防水层(4),其中隔热陶瓷粉末为氧化铝-稀土锆酸盐复合陶瓷粉末;所述保护涂料层(5)由乙烯基酯树脂、耐磨填料、溶剂、助剂组成;所述空气气囊层(6)中的充气气囊(61)的竖截面为S形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充气气囊(61)之间的首尾相交放置,使得一个充气气囊(61)的波谷与另一充气气囊(61)的波峰相互叠设;位于所述空气气囊层(6)边侧的所述充气气囊(61)的波峰的下侧或波峰的上侧垫设有支撑气囊(62),所述支撑气囊(62)的截面为椭圆形设置以适配充气气囊(61)的波峰或波谷的截面;所述充气气囊(61)内均匀排布有若干支撑柱(611),所述支撑柱(611)与充气气囊(61)的波峰或波谷垂直设置;所述加强层(7)为玻璃纤维织物形成的加强层(7),且在所述加强层(7)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牵引布线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隔热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初步处理,对金属面层(1)表面进行清理、打磨,并使得金属面层(1)保持干燥;
S2、喷涂防锈底漆层(2),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在步骤S1初步处理后的金属面层(1)上喷涂一层防锈底漆层(2);
S3、涂覆密封胶层(3),在步骤S2中的防锈底漆层(2)干燥后,将密封胶层(3)涂覆在防锈底漆层(2)上;
S4、一次隔热处理,采有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将氧化铝-稀土锆酸盐复合陶瓷材料涂覆在步骤S3的密封胶层(3)上得到隔热防水层(4);
S5、保护处理,通过图案模板-空气喷涂工艺将保护涂料涂覆在步骤S4干燥后的隔热防水层(4)上,经过干燥后,得到保护涂料层(5);
S6、空气气囊层(6)成型,在保护涂层未完全干燥时,将充气气囊(61)均匀平铺在保护涂层上形成空气气囊层(6);
S7、空气气囊层(6)加强处理,通过牵引布线绳快速的将加强层(7)覆盖在空气气囊层(6)上,对空气气囊层(6)内的充气气囊(61)进行加固稳定;
S8、空气气囊层(6)间隙处理,通过涂覆刷将水性聚氨酯刷到空气气囊层(6)和加强层(7)上,使得水性聚氨酯对空气气囊层(6)的间隙进行填充,并通过压辊进行压实,在加强层(7)上侧形成防水聚氨酯层;
S9、布设卷材高弹性层(9),将事先用模具压制成型的卷材高弹性层(9)直接在铺设时,直接铺设于为干燥的防水聚氨酯层上并粘合即可形成卷材高弹性层(9);
S10、二次隔热处理,通过涂覆刷将二氧化硅凝胶层(10)涂覆在卷材高弹性层(9)上;
S11、涂覆反光层(11),通过涂覆刷将反光层(11)涂覆在二氧化硅凝胶层(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海森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海森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32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