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防盗报警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1367.8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1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富盛;石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联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25/08;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防盗 报警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防盗报警器,涉及卡车燃油箱燃油防盗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PCB板,壳体一端设有第一插接件;PCB板上分别设有供电电源模块、信号输入输出模块、控制模块、警报模块、备用电源模块和车联网模块,控制模块一侧设有自复位模块,警报模块包括蜂鸣器警报模块和车载喇叭警报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物流运输业的卡车燃油箱燃油容易被盗的难题,提供燃油防盗报警器为前装产品,所需连接线束数量少,安装位置在驾驶室内,工作条件良好,使用寿命长;防盗报警器具有车联网可与车身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可与车主进行互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车燃油箱燃油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油防盗报警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物流运输车辆日益增多,针对卡车燃油箱偷盗燃油的行为也日渐频繁。卡车的燃油被盗后,不仅有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大大降低物流运输的准时性、物流企业的信誉。目前,卡车车主大多数采用物理防盗手段,例如,将燃油箱的盖子上锁,增加防护钢板,效果均不理想;也有卡车车主采用报警器防止燃油被盗,但是现有报警器均为后装式产品,这样存在安装线路裸露在外,线路较多,安装繁琐,易老化、易被人为损坏的问题;现有报警器的检测原理为燃油箱的异常振动和人脸识别,这样存在误触发、易受干扰和破坏的问题,且报警器仅有声光等物理报警功能,无法实现与整车控制器交互通讯,车主无法远程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现有报警器仅能够利用自身电路的喇叭进行鸣叫报警,无法驱动车身喇叭,在报警声音分贝上较小,对车主的报警提醒能力低;现有报警器无法依据燃油箱的燃油量实时情况进行主动停止报警,当油量异常泄露到零时,应主动停止报警,确保整车电瓶电量不亏电;现有报警器均为12V或24V的单一供电系统电路,无法同时兼容12V和24V车辆,适应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燃油防盗报警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燃油防盗报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PCB板,壳体一端设有第一插接件,壳体与第一插接件通过连接线相连接;所述PCB板上分别设有供电电源模块、信号输入输出模块、控制模块、警报模块、备用电源模块和车联网模块,供电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警报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均与信号输入输出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与车联网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上设有烧录口,控制模块一侧设有自复位模块;所述警报模块包括蜂鸣器警报模块和车载喇叭警报模块。
优选的,所述供电电源模块包括供电电压选通开关、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第五滤波电容、第六滤波电容和稳压二极管,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二供电模块串联,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二供电模块一端连接有供电电压选通开关,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二供电模块另一端连接有第五滤波电容、第六滤波电容和稳压二极管,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一电压转换芯片,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一电压转换芯片并联,第一供电模块设有接地线,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三滤波电容、第一限流电阻、第四滤波电容和第二电压转换芯片,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三滤波电容、第一限流电阻、第四滤波电容和第二电压转换芯片并联,第二供电模块设有接地线。汽车电瓶电压一般为12V或者24V。根据卡车电瓶电压的不同,通过调节供电电压选通开关的档位,实现对12V和24V电压的普适性。第一电压转换芯片的型号为安森美7812,用于将电压从24V转为12V。第二电压转换芯片的型号为安森美7805,用于将电压从12V转为5V。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三滤波电容、第四滤波电容、第五滤波电容和第六滤波电容可对电源、空气、外来耦合的杂波进行过滤。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和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可对电源中的瞬态冲击信号进行过滤。稳压二极管用于稳定5V电压,为控制电路中的核心器件提供可靠供电电压。第一限流电阻用于抑制电流瞬态变化,限制产品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联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联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