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无机复合葡萄颗粒结构材料、浆料、隔膜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6539.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均;曹江;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F120/14;C08K3/36;C08K3/22;C08F261/04;C08F220/06;C08F220/14;H01M2/14;H01M2/16;H01M2/18;H01M10/0525;H01M10/42;C08L33/12;C08L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陈剑聪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无机 复合 葡萄 颗粒 结构 材料 浆料 隔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葡萄颗粒结构材料、浆料、隔膜及制备方法,其中有机无机复合葡萄颗粒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无机纳米颗粒1‑5份;低溶胀导离子聚合物层30‑90份;高粘结性导离子聚合物层10‑30份。有机无机复合葡萄结构涂层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有机无机复合葡萄颗粒结构材料5%‑20%,陶瓷颗粒20%‑50%,粘结剂1%‑10%,水40%‑60%。将有机无机复合葡萄结构涂层浆料涂覆在聚烯烃膜的一侧或两侧,热风烘干后,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高耐热性和高粘接性,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使得电池的安全性能、电化学性能可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葡萄颗粒结构材料、浆料、隔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隔离膜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涂层通常包括无机涂层隔膜、有机涂层隔膜、以及涂布在无机涂层至少一面上的有机涂层。也有PVDF混涂陶瓷的技术开发和发明专利,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PVDF无法在满足耐热的情况下同时实现高粘接。主要的原因是PVDF本身做为一款高分子材料,是影响耐热的因子,混涂浆料中PVDF含量小于20%后无法提供电池需求的粘接力,大于20%后耐热无法达到应用中130℃热变形小于5%的要求。混涂的优点的节约工序,将目前行业中先涂陶瓷后涂胶的工艺优化成只用一次涂覆解决,是复合技术升级需求。用什么材料来满足这个需求?本发明是从纳米材料结合有机无机包覆,利用纳米材料分散,原位聚合生长有机物,来合成新材料。解决行业中一次涂覆耐热和粘接无法兼顾的问题。
工艺方法易操作控制,成本低廉,具备产业化应用前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锂离子电池尤其是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必须达到一个全新的量级,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锂电池的安全性能问题凸显出来。第一:传统聚烯烃隔膜存在热稳定性差,电池安全性能难以保障。第二:电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膨胀-收缩会导致隔膜发生褶皱现象,隔膜与极片之间的界面存在间隙,容易产生锂枝晶的风险。目前首要解决方案是在聚烯烃隔膜上涂覆无机陶瓷涂层,增加隔膜的耐热性能,然后在陶瓷涂层的基础上,再涂覆一层聚合物涂层,增加隔膜与极片之间的粘接力,在电极膨胀收缩过程中保持与极片之间的紧密粘接,从而减少褶皱现象的发生。但是,这种多次涂覆加工的方法不仅增加了隔膜的制造成本,切多次涂覆会增加隔膜的厚度,增大隔膜的内阻,从而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葡萄颗粒结构材料、浆料、隔膜及制备方法,该具有有机无机复合葡萄颗粒结构材料的涂层浆料、以及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具有高耐热性和高粘接性。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葡萄颗粒结构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无机纳米颗粒 1-5份;
第一层包覆无机纳米颗粒的低溶胀导离子聚合物层 30-90份;
第二层包覆无机纳米颗粒的高粘结性导离子聚合物层 10-30份。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纳米颗粒为纳米氧化铝、纳米钛酸钡、纳米氧化钛、碳纳米线、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低溶胀导离子聚合物层主要为合成的PMMA;所述高粘结性导离子聚合物的单体为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羟甲基丙烯酰胺、丁苯橡胶、丙烯酰胺、苯乙烯、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其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葡萄结构颗粒结构材料的平均粒径为2μm-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6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