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Ω-I型定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9206.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贾周;彭富明;陈炜峰;杨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1/03 | 分类号: | H02K41/03;H02K1/12;H02K1/279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横向 永磁 直线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Ω‑I型定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涉及永磁电机领域,包含Ω型定子铁心、I型定子铁心、动子铁心、永磁体、非导磁材料的动子支架、电枢绕组;所述Ω型定子铁心和I型定子铁心,在动子运动方向上均匀地间隔错列放置,并共用同一个电枢绕组;所述动子铁心的两侧嵌入磁极方向相反的永磁体,并固定在非导磁材料动子支架上;相比较传统的永磁直线电机,该电机在同一个电枢绕组上整合了Ω型定子铁心和I型定子铁心,大大提高了电机的空间利用率;该电机电路和磁路相互独立且磁场呈三维分布,避免了传统永磁电机齿槽尺寸相互制约的矛盾,有效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永磁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Ω-I型定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的急剧消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使得人们对能量转换和使用设备与机电系统的效率要求愈加苛刻,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议题。电机作为一种高效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永磁电机的定子齿截面和电枢绕组槽截面位于同一平面,二者相互制约,导致增加电负荷与增加磁负荷相互矛盾且功率提升受限。电机的磁场经过定子齿形成环路,定子齿截面面积越大,则等效磁阻越小,磁滞损耗越低,从而提升电机的磁负荷。电机体积一定的前提下增大齿截面,则必须牺牲槽面积,槽面积减小将导致电枢绕组截面和匝数减小,使得电机的电负荷下降。
然而,对于横向磁通永磁电机来说,电机的旋转方向则垂直于磁通所在平面,因此称作“横向磁通”。该电机定子铁心由硅钢片叠制且相邻定子铁心间隔一个极距,动子铁心上相邻永磁体极性相反,电枢绕组则嵌入定子铁心槽内。横向磁通永磁电机的最突出特点是其电枢绕组与主磁路在结构上完全解耦,巧妙避开了传统永磁电机内铁心和电枢截面相互制约这一重大缺陷,可以根据需要独立调整线圈截面积和磁路尺寸来确定电机的电、磁负荷,获得更高的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
相比于传统永磁直线电机的电流方向同运动方向垂直,主磁路中的闭合磁力线所在平面与电机运动平面平行,Ω-I型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电流方向与运动方向平行,主磁路的磁力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电机运动平面。Ω-I型横向磁通永磁电机的结构复杂,内部磁场呈复杂的三维分布,与绕组处于不同的平面,可以同时兼顾绕组与定子齿的横截面积,实现电路与磁路上的解耦,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Ω-I型定子结构便于参数调整,有利于设计多相容错电机,新结构电机在高转矩密度直驱系统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电机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Ω-I型定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Ω-I型定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包含Ω型定子铁心、I型定子铁心、动子铁心、永磁体、电枢绕组、非导磁材料动子支架;
所述动子铁心和永磁体焊接在非导磁材料动子支架上,同一Ω型定子铁心和I型定子铁心两侧齿部分别对应两个动子铁心,同一侧相邻的动子铁心3中嵌入永磁体,并保证动子铁心两侧永磁体的磁极相异,同一Ω型定子铁心和I型定子铁心两侧对应的永磁体的磁极也相异;
当直线电机进行三相运行时,需将三个相同的单相结构并行放置,每个单相结构的定子与动子之间相互错开120度电角度。
作为本发明一种Ω-I型定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Ω型定子铁心和I型定子铁心由硅钢片叠制,在动子运动的前后方向间隔错列放置,并共用同一个电枢绕组;
作为本发明一种Ω-I型定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动子铁心的两侧嵌入磁极方向相反的永磁体,并固定在非导磁材料的动子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一种Ω-I型定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永磁体的材料采用的是汝铁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92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