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疫里氏杆菌phoR基因部分片段缺失弱毒株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6779.4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自力;王颖;张阳;李建;周祖涛;胡思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A61K39/02;A61P3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里氏 杆菌 phor 基因 部分 片段 缺失 弱毒株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动物细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鸭疫里氏杆菌phoR基因部分片段缺失弱毒株及应用。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0432。该菌株缺失了鸭疫里氏杆菌云梦株(RA‑YM)phoP/phoR双组份信号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细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鸭疫里氏杆菌phoR基因部分片段缺失弱毒株及应用。
背景技术
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 of duck)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感染家鸭、家鹅、火鸡和多种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诊断表现特征为困乏,眼与鼻腔有分泌物,绿色排泄物,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可呈现斜颈临诊症状。病理变化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为特征(郭玉璞1986)。早在1932年,美国纽约州的长岛地区有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报道,随后在澳大利亚、英国、苏联等国家和地区蔓延。我国最早于1982年首次报道本病,目前在山东、四川、湖北、广东等养鸭省份均有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的报道。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患病家禽的致死率高、生长缓慢、品质下降、饲料回报率低和养殖成本增加等,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是引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曾经被称为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PA),1993年,Segers等根据鸭疫里氏杆菌DN A-核糖体RNA杂交分析、蛋白质和脂肪酸的组成以及表型特点,建议将其单独设立一个里氏杆菌属(Riemerella)得到认同。该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无芽胞,不能运动,有荚膜,病料中的菌体经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首次分离可将心、肝、脑、血等病料划线接种于TS A(胰蛋白胨大豆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平板,在含5%-10%CO2的环境中培养,在培养基内加入5%新生牛血清生长更好。生成的菌落表面光滑、稍有隆起、圆形,若继续培养菌落稍大,直径2mm左右。鸭疫里氏杆菌不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生长,也不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不形成溶血。
鸭疫里氏杆菌通常不发酵碳水化合物,但少数菌株能发酵果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产酸不产气。本菌不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因此生化试验不能产生吲哚,同时也不能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硫化氢,但是有极少数菌株吲哚试验阳性。不还原硝酸盐,不水解淀粉,过氧化氢酶、接触酶、磷酸酶、磷胺酶、酯脂酶C8均为阳性,不利用枸橼酸盐。一般来说,鸭疫里氏杆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壮观霉素、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抵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达障碍物探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光学设备以及物品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