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轴杆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6648.6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8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徐明康;杜军涛;黄传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宏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雨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工用 轴杆上料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轴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轴杆上料装置,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切缝装置,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直线移动滚轮组和万向移动脚轮组,所述直线移动滚轮组由四个分别安装在底板的下端的拐角部位的滚轮组成,所述万向移动脚轮组由纵向升降组件及其通过支架安装在纵向升降组件下端的万向脚轮组成,所述切缝装置由纵向升降机构、切缝机构及其水冷系统组成,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切缝的深度,在使用过程中,本发明不但可以灵活的进行转运,还可以高质的进行直线切缝作业,直线切缝时稳定性较高,且可同步对切割刀片进行冷却处理,提高了切割刀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轴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轴杆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造汽车轴承时,需要对轴杆进行切削加工,以便符合轴承的制造要求,目前在对轴杆进行加工时,通常是人工对轴杆进行上料,将其上料至加工平台上再对其进行切割作业,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轴杆上料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轴杆上料装置,包括通过支架支撑的倾斜设置的导料板和设于导料板上的限位放料组件,且限位放料组件与导料板垂直分布,所述导料板由通过支架支撑的倾斜设置的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端面的两侧的挡板组成,两块所述挡板之间位于底板的上方设有支撑横梁,且支撑横梁上设有托架,所述限位放料组件由用于对轴杆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用于对轴杆进行上料的放料组件及其用于调整限位组件与放料组件之间的间距的双向直线调节组件构成,限位组件和放料组件顺着底板的上料方向依次设置,且平行分布,所述放料组件由升降组件一及其设于升降组件一的端部的限位挡板组成,所述限位组件由升降组件二及其设于升降组件二的端部的限位压板组成,所述限位压板的工作面为弧形面,且限位压板的工作面设置有压力感应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一安装在双向直线调节组件的其中一驱动端的下端,所述升降组件二安装在双向直线调节组件的另一驱动端的下端,且限位挡板及其限位压板均位于底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双向直线调节组件由丝杠电机、双向丝杠及其滑移支座构成,所述双向丝杠转动安装在所述托架上,丝杠电机安装在托架的一侧,且驱动端与双向丝杠的端部相连接,两个所述滑移支座对称螺纹安装在所述双向丝杠上,且均与托架滑动配合,所述升降组件一安装在其中一个滑移支座的下端,升降组件二安装在另一个滑移支座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限位压板的工作面设有一柱状凹槽,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由压力传感器、弹性伸缩组件及其顶紧块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嵌装在所述柱状凹槽的底部,所述弹性伸缩组件滑动安装在设置与所述柱状凹槽侧壁上的限位滑槽中,且限位滑槽的其中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顶紧块安装在所述弹性伸缩组件的端部,且顶紧块的工作面为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由滑动底板及其弹性组件构成,所述滑动底板安装位于所述柱状凹槽中,且与柱状凹槽的底部平行分布,滑动底板的侧端与所述限位滑槽滑动配合,且滑动底板的背面设有与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块,所述弹性组件安装在所述滑动底板的正面,所述顶紧块安装在弹性组件的末端,并伸出至柱状凹槽的外部区域。
优选的,所述限位压板的工作面、所述顶紧块的端面及其所述限位挡板的工作面均粘接有橡胶垫。
有益效果:本发明搭设在用于对轴杆进行加工的加工平台的侧方,用于对轴杆进行上料,本发明在使用时,其升降组件一、升降组件二及其压力传感器均与外部的PLC控制器相连接,轴杆整齐有序的排列在导料板上,通过限位挡板及其限位压板之间的配合间歇性的实现对轴杆的有序放料,从而提高放料的效率,无需工人频繁的手动进行轴杆的搬运上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宏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宏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