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4810.0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王彦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R1/04;G01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振华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传动 性能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底座、传送装置与检测装置,底座上表面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和检测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对于电机传动性能的检测,存在以下问题:在对电机传动性能检测时,加在电机输出端的重物会达到电机负载的临界点,会出现电机难以承受这个负载导致重物带着电机反转,使得电机过载损坏,不能在电机进行传动性能检测时设置一个过载保护,导致电机检测时损毁,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对于电机的传动性能检测只是单一的增加电机输出端的负载,不能在同一负载的情况让电机从不同的位置去拉动负载,使得电机的传动性能测试范围不能够有效缩小,使得对电机的传动性能了解没有更加细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检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时扮演者重要角色,是实现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之一,而随着电机的不断发展不断改善,对于电机在使用中传动性能的检测成为电机工作能力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对传动电机传动性能的检测可以知道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的负载极限,这样不同负载能力的电机便可以在合适岗位的进行驱动工作,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电机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
目前对于电机传动性能的检测,存在以下问题:在对电机传动性能检测时,加在电机输出端的重物会达到电机负载的临界点,会出现电机难以承受这个负载导致重物带着电机反转,使得电机过载损坏,不能在电机进行传动性能检测时设置一个过载保护,导致电机检测时损毁,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对于电机的传动性能检测只是单一的增加电机输出端的负载,不能在同一负载的情况让电机从不同的位置去拉动负载,使得电机的传动性能测试范围不能够有效缩小,使得对电机的传动性能了解没有更加细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底座、传送装置与检测装置,底座上表面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和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框体、传送支架、一号传送辊、一号传送带、传送托架、驱动组件、传送隔板、二号传送辊、二号传送带与拨动组件,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框体和传送支架,传送框体上端面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一号传送辊,一号传送辊之间连接有一号传送带,一号传送带上放置有传送托架,传送框体内部下方设置有驱动组件,位于传送框体上端面上其中一个一号传送辊与驱动组件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传送支架上延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传送隔板,且传送支板之间设置有三个二号传送辊,二号传送辊之间连接有二号传送带,检测装置正上方设置有拨动组件;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框体、检测支板、检测滑道、检测滑板与检测单元,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检测框体,检测框体一侧设置有检测支板,检测框体的两端内侧面对称开设有检测滑道,检测滑道内对称滑动安装有检测滑板,检测滑道内设置有检测气缸,检测滑板一侧与检测气缸一端连接,检测滑板之间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支杆、检测圆筒、检测齿圈、检测拉绳、检测重块与限位支链,检测滑板下方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检测支杆,每组检测支杆上端之间安装有检测圆筒,检测圆筒内设置有检测齿圈,检测圆筒外侧壁通过铰链与检测拉绳一端连接,检测拉绳另一端通过挂钩设置有检测重块,且沿检测滑板长度方向检测重块的质量均匀变化,检测圆筒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支链;
所述限位支链包括限位环、限位槽、限位框体与限位卡杆,检测圆筒两端对称套接有限位环,限位环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限位环一侧面安装有限位框体,限位框体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通过销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卡杆,且圆形通孔内壁与限位卡杆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限位槽与限位卡杆之间配合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4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渣功能的土壤修复装置
- 下一篇:智能眼镜、眼镜盒和充电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