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循环功能的塑料颗粒干燥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1010.3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金瓦格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22 | 分类号: | F26B17/22;F26B21/00;F26B25/04;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循环 功能 塑料颗粒 干燥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循环功能的塑料颗粒干燥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塑料颗粒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主驱动电机;外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干燥机构;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干燥机构传动连接;外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顶面固定连接有输料电机;输料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干燥机构相配合。本发明通过干燥机构的设计,变传统干燥装置的静态式一体烘干为动态可流动式分层烘干,工作时,在螺旋输料内片和螺旋输料外片的作用下,带烘干的物料能够在装置内部发生往复上下循环流动,通过上述流动效果,一方面能够循环改变物料的受风角度和受风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加强物料的粒粒分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颗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循环功能的塑料颗粒干燥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产物也不断的运用于生活当中,塑料颗粒就是其一,塑料颗粒致分为200多种,细分,几千种,常见的有几十种,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根据各自加工的特点,又可分为一、二、三级料,在此这时,塑料颗粒的干燥装置也被愈发的看重起来,现有的塑料颗粒干燥装置,由于其通常采用的均为静态式一次烘干结构,导致其在进行烘干作业时,常常会出现塑料颗粒干燥不彻底的情况,且现有的干燥装置在干燥时不能使物料充分流动,进而其对物料的干燥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循环功能的塑料颗粒干燥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干燥机构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塑料颗粒干燥装置干燥不彻底及干燥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带有循环功能的塑料颗粒干燥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主驱动电机;所述外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干燥机构;所述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干燥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外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面固定连接有输料电机;所述输料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干燥机构相配合;
所述干燥机构包括输料内管;所述输料内管周侧面通过轴承与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输料内管传动连接;所述输料内管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通风外孔;所述输料内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输料外片;所述输料内管底部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且与外壳体内部连通的循环料排孔;所述输料内管上部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且与外壳体内部连通的循环料进孔;所述输料内管底部固定连接有热风发生机构;所述输料内管底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通风轴管;所述通风轴管底端与热风发生机构转动连通;所述通风轴管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成圆周阵列分布的通风内孔;所述输料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通风轴管固定连接;
所述通风轴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输料内片和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打散组件;所述螺旋输料内片周侧面与输料内管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料斗;所述排料斗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下料阀。
优选的,所述热风发生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风机和电热丝;所述箱体出风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螺旋输料外片周侧面与外壳体内壁相配合;所述通风轴管为顶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外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输料内管内壁且对应循环料进孔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集料斗。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和集料斗均为漏斗状结构;所述进料斗和集料斗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料口。
优选的,所述打散组件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打散棒;所述打散棒周侧面包裹有橡胶垫;所述打散组件位于螺旋输料内片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输料内管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料斜面;所述输料内管为顶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管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金瓦格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金瓦格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1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