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阳帘卷收机构及汽车天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7685.0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诺;贺世俊;刘刚;顾徐春;韩凯;范亚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艾科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科德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代玲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 帘卷收 机构 汽车 天窗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遮阳帘卷收机构及汽车天窗,涉及汽车天窗相关技术领域,卷收机构包括两个支座、固定轴、套设于固定轴的弹性件和外转轴;两个支座相对平行且间隔预定距离;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连在两个支座上;弹性件固定在固定轴上,弹性件的两端相对于弹性件与固定轴的固定位置对称布置,且可绕固定轴的轴心旋转;外转轴套设在弹性件的外部,并被配置为可带动弹性件的两端转动;遮阳帘卷设于外转轴上。外转轴在遮阳帘展开时旋转预定角度,弹性件的两端随外转轴转动,弹性件的两端相对于弹性件的固定位置产生的形变构成外转轴的回卷扭力;外转轴的两端以相同的回卷扭矩卷收遮阳帘提高了卷收机构的平稳性,改善遮阳帘堆积、褶皱、甚至卡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天窗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阳帘卷收机构及汽车天窗。
背景技术
现有具备汽车天窗的汽车均设有遮阳帘卷收机构,通过遮阳帘卷收机构实现遮阳帘的打开和关闭,进而控制汽车内的光线效果。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遮阳帘卷收机构为直线式卷收机构,包括固定轴、弹簧、外转轴及固定轴承等结构,弹簧套设在固定轴上,包括沿固定轴轴线方向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弹簧的自由端固定在外转轴上,固定端与固定的轴承内圈相连接,轴承外圈与外转轴相配合。在外转轴旋转过程中,弹簧所产生的形变沿远离自由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弹簧的自由端和固定端所产生的形变不同,为外转轴的两端所提供的回卷扭力不同,进而导致外转轴两端卷收遮阳帘的回卷扭矩不同,会出现遮阳帘堆积、褶皱、甚至卡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阳帘卷收机构,其能够改善现有遮阳帘卷收机构两侧回卷扭矩不一致所导致的遮阳帘堆积、褶皱、甚至卡死的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遮阳帘卷收机构的汽车天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遮阳帘卷收机构,其包括:
两个支座,相对平行设置且间隔预定距离;
固定轴,两端分别连在两个支座上;
弹性件,套设于固定轴的外围;弹性件固定在固定轴上,弹性件的两端相对于弹性件与固定轴的固定位置对称布置,且可绕固定轴的轴心旋转;
外转轴,套设在弹性件的外部,并被配置为可带动弹性件的两端转动;遮阳帘卷设于外转轴上;
外转轴在遮阳帘展开时旋转预定角度;弹性件的两端随外转轴转动,弹性件的两端相对于弹性件的固定位置产生的形变构成外转轴的回卷扭力;外转轴的两端以相同的回卷扭矩卷收遮阳帘。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弹性件与固定轴的固定位置为固定端,弹性件的两端为自由端,且相对于弹性件的固定位置对称,弹性件的两端相对于弹性件的固定位置产生形变,且向外转轴的两端提供相同的回卷扭力,以相同的回卷扭矩卷收遮阳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弹性件包括两根分段弹簧,两根分段弹簧对称布置在固定轴上,两根分段弹簧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部均固定在固定轴上,两根分段弹簧相互远离的两个端部可相对于固定轴的轴心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弹性件包括一根弹簧,弹簧的中间部分固定在固定轴上,弹簧的两端与固定轴的两端对齐,弹簧的两端可绕固定轴的轴心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上述遮阳帘卷收机构还包括:
两个轴套,分别设在固定轴的两端;轴套的轴心与固定轴的轴心重合,且轴套能够相对于固定轴的轴心旋转;
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轴套上;
外转轴连接在两个轴套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轴套将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外转轴的两端连接,使弹性件的两端随外转轴旋转而转动,以产生形变,且向外转轴的两端提供相同的回卷扭力,以相同的回卷扭矩卷收遮阳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艾科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科德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西艾科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科德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7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