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35424.5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海;甘能;王远瑾;王浪;刘佑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8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打磨 作业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所述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打磨头的宽度和工件加工区域的的宽度计算打磨头的分区数量;S2,按照位置相邻的加工区域打磨次序不相邻的原则确定分区的打磨次序;S3,改变打磨头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按照步骤S2得到的打磨次序打磨工件。本发明通过对打磨头分区,并且打磨头各区之间不是依次进行打磨,相邻加工次序的加工区域不相邻,使打磨头各处磨损均匀,并且避免打磨头局部过热的现象,提高打磨头的使用寿命和打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打磨机用于去毛刺、表面锈蚀处理、抛光、打磨洗净等加工工艺中。打磨机的打磨头可以为砂带、尼龙轮、抛光轮等器件。目前打磨头打磨工件时,打磨头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不变,则打磨头与工件接触区域的磨损程度远远高于打磨头未与工件接触的区域,需要频繁更换打磨头。现有的加工方法未对打磨头进行充分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打磨头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其次若打磨转速较高,打磨作业过程中容易产生打磨头局部温度过高,从而进一步减低砂带的使用寿命,并且也会降低打磨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通过对打磨头分区,并且打磨头各区之间不是依次进行打磨,相邻加工次序的加工区域不相邻,使打磨头各处磨损均匀,并且避免打磨头局部过热的现象,提高了打磨头的使用寿命和打磨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打磨头的宽度和工件加工区域的的宽度计算打磨头的分区数量;
S2,按照位置相邻的加工区域打磨次序不相邻的原则确定分区的打磨次序;
S3,改变打磨头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按照步骤S2得到的打磨次序打磨工件。
优选地,所述步骤S1确定分区数量的方式如式(1)所示:
N为分区数量,B为打磨头的宽度,b为工件加工区域的宽度,INT为取整函数,表示将一个数值向下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计算分区数量的过程还包括设置打磨头两端的加工余量,具体的计算方式如式(2)所示:
δ1,δ2分别表示打磨头两端的加工余量,即打磨头两端未用来打磨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计算分区数量的过程还包括设置打磨系数,具体的计算方式如式(3)所示:
k为打磨系数,k<1表示在打磨时打磨头相邻的分区有重合的区域,k≥1表示在打磨时打磨头相邻的分区不重合。
优选地,所述打磨头打磨工件的加工过程通过打磨机器人实现;步骤S3中根据打磨次序进行机器人打磨编程,机器人按照打磨次序改变打磨头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对工件进行打磨。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在打磨过程中,机器人带动打磨头进行运动,工件不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打磨头分区,并且打磨头各区之间不是依次进行打磨,而是相邻加工次序的加工区域位置不相邻,按规定顺序进行,使砂带面上各处磨损均匀,并且使砂带散热快,不会导致局部过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1的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2的打磨工件棱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式横置后处理尿素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电站仿真实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