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运输用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0672.0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洋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5/20;B65D81/07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运输 固定 装置 | ||
1.一种管道运输用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包括位于底架(13)和顶架(12),所述底架(13)和顶架(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翼架(11),所述支撑架(1)的内腔设置有若干道三角架(15),所述三角架(15)内置安装有若干道管道支架(18),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15)为正三角形结构设计并且呈相互交错式组配安装,所述底架(13)和顶架(12)上均设置顶角限位结构(10),所述顶角限位结构(10)位于三角架(15)的顶角处,所述顶角限位结构(10)包括固定架(23)、组合架(26)和嵌合架(27),所述底架(13)和顶架(12)均设施有安装腔(22),所述安装腔(22)内置有安装直杆(21),所述固定架(23)套设安装在安装直杆(21)上,并且固定架(23)的四角通过锁合螺栓固定,所述固定架(23)的底部设置有衔接板(24),所述组合架(26)呈锥形结构,所述组合架(26)的顶端筒上支板(25)与衔接板(24)固定安装,所述嵌合架(27)呈倒“V”型结构,所述嵌合架(27)的两侧板夹持在相邻的三角架(15)之间,所述组合架(26)的底部设置有上置V槽(20),所述嵌合架(27)的顶部为锥形顶角并且嵌入安装在上置V槽(20)内,所述嵌合架(27)的底部设置有下置V槽(29),三角架(15)的顶部锥角嵌入至相应位置的下置V槽(29)内,所述嵌合架(27)的两侧壁上还设置有侧沿嵌合槽(28),所述组合架(26)通过上置V槽(20)套架在嵌合架(27)的上方并且组合架(26)的侧板同步嵌入至相应的侧沿嵌合槽(28)中,所述侧翼架(11)架设在底架(13)、顶架(12)以及最外侧的三角架(15)之间,所述侧翼架(11)的主体为L型架板(31),所述L型架板(31)上设置有倾斜支架(36),所述倾斜支架(36)与三角架(15)之间再通过垫板呈填充式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12)的底部设置有上沿板(14),所述上沿板(14)与三角架(15)之间设置有若干道上沿垫板(16),所述底架(13)的顶部设置有下沿板(19),所述下沿板(19)与三角架(15)之间设置有若干道下沿垫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板(3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套(32),所述固定套(32)通过插合槽口(33)与顶架(12)对接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运输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板(31)的底板上分别在底角架(34)和拐角架(35)与底架(13)安装连接,所述拐角架(35)设置在底架(13)与最外侧的三角架(15)之间,所述倾斜支架(36)上设置有若干道垫板载杠(3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运输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板(31)内侧还设置有竖向加强板(37),所述竖向加强板(37)与倾斜支架(36)之间再安装加强三角支架(38)。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管道运输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15)分隔为若干道管道支架(18),管道支架(18)也呈正三角形结构设计,所述管道支架(18)的三内角区域均设置有内支撑机构(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运输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机构(4)的主体为内支撑架(41),所述内支撑架(41)的一端朝向管道支架(18)的顶角位置,所述管道支架(18)的顶角位置均安装有固定内架(42),所述内支撑架(41)的通过锁合栓(43)与固定内架(42)安装连接,所述内支撑架(41)的另一端朝向管道支架(18)的中线位置,所述内支撑架(41)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撑弧板(44),所述支撑弧板(44)呈内弧形弯曲并且其内弧面设置有支撑垫(46),管道支架(18)的三个顶角区域的支撑弧板(44)形成管道承载腔(4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运输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弧板(44)的两侧外壁上再与管道支架(18)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洋,未经李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6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铜造粒蒸汽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可逆的关系数据库版权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