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态泥堆场生态脱水及秸秆排水体降解方法及秸秆排水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6276.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中;韩启元;邱成春;卞子君;吉锋;王亦斌;乔慧萍;殷勇;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E02D3/10;B09B101/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态泥 堆场 生态 脱水 秸秆 水体 降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态泥堆场生态脱水及秸秆排水体降解方法及秸秆排水体,通过养料袋在流态泥中养殖水蚯蚓,利用水蚯蚓在流态泥中钻孔及团聚土颗粒等特性,改善了秸秆排水体周围流态泥的土性,从而使得秸秆排水体周围的流态泥在真空负压处理时,不易产生淤堵,提高了真空负压的处理效果;同时秸秆排水体还为水蚯蚓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环境,使其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快速降解秸秆,最终达到促进秸秆排水体降解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态泥堆场生态脱水及秸秆排水体降解方法及秸秆排水体,属于土木工程,尤其是真空负压处理流态泥领域。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工程建设、尾矿处理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流态泥,目前,一般选择在废地上设置堆泥场,将流态泥吹填入堆泥场中进行堆场处置;由于流态泥含水率极高,不能直接还耕于民,需要进行排水固结处理后,才能还耕于民。目前,真空负压排水固结技术常用于处理堆场流态泥,然而,流态泥的颗粒较细,真空负压处理时,经常会出现淤堵问题,导致处理效果较差;另外,对于处理后还耕于民的堆场,在真空负压排水处理时,不能采用传统的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不能降解,影响后期耕植),因此,现在很多人提出采用秸秆制作排水体,用于真空负压处理流态泥。然而,秸秆排水体尽管能够随时间降解,但其自然降解的时间仍然较长,特别是秸秆内的木质素等,长期不易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态泥堆场生态脱水及秸秆排水体降解方法及秸秆排水体,克服了流态泥淤堵问题,同时实现排水体自降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态泥堆场生态脱水及秸秆排水体降解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秸秆排水体,选取若干废弃秸秆或者碎秸秆或者秸秆绳作为基底,将滤膜包裹在选取的基底外部形成秸秆排水体本体,在秸秆排水体本体的外部套设养料袋,滤膜与养料袋之间形成空间,在形成的空间内放置养料以及水蚯蚓幼虫,同时将养料与水蚯蚓幼虫搅拌混合,养料用于水蚯蚓幼虫生长;
第二步,在秸秆排水体本体中插入通气管,在通气管的侧壁开设若干孔洞;
第三步,采用沉管打入法将若干秸秆排水体打设进流态泥堆场内部,置于秸秆排水体本体内的通气管伸出流态泥堆场,将若干伸出流态泥堆场的排水管端头通过真空管路连通,真空管路的开口端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第四步,流态泥堆场静置2-3个月,水蚯蚓幼虫在养料袋本体内生长,并逐渐进入秸秆排水体周围的流态泥中;
第五步,经过水蚯蚓影响的流态泥发生团聚化,启动抽真空装置,对流态泥堆场内部进行抽真空,调节抽真空装置的等级,对流态泥堆场内部进行分级处理,每级真空负压载荷保持10-20天;
第六步,真空处理后,关闭抽真空装置,拆除真空管路,通过通气管向秸秆排水体内重新灌入水蚯蚓幼虫;
第七步,经过5-10个月后,秸秆排水体内的秸秆得到降解,完成整个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滤膜为有纺土工布,其选用的孔径范围为100-500目;
滤膜包裹在基底外部形成的秸秆排水体直径范围为5cm-10cm;
养料袋采用有纺土工布,其选用的孔径范围为50-100目;
养料袋的直径为20cm-30cm,其密度为500-800kg/m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养料包括碎秸秆和有机肥料混合形成,其中碎秸秆为总质量的80%-90%,有机肥料为总质量的10%-2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养料在混合搅拌过程中,加入水蚯蚓幼虫,且每延长米内放入0.2-0.5kg的水蚯蚓幼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