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线变关系异常识别判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5683.X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8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汉江;佘世洲;艾超;林鹏;谢安兵;王建宾;何芳;汪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佼佼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网线 关系 异常 识别 判定 方法 | ||
1.一种配电网线变关系异常识别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噪声处理
通过采用异常值检测的方式对采集的电压数据中噪声进行处理;其中,将采集的电压数据进行偏差分析,并对其中不遵守标准电压分布和回归方程的数据进行识别,通过数据库中的业务异常电压规则库检查识别出的数据后,通过不同属性间的约束来检测和清理数据;
步骤二:电压采集点波形曲线稳定性计算
通过采用滑槽算法和标准差算法计算出电压采集点波形曲线稳定临界点;
其中,在滑窗算法中通过限制各个时间窗口内所能接收的最大信元数对业务量进行控制,设选取待计算的数量为N,随机选择k个时间点并按时间排序,得到时间序列T={t0,t1,…,tk-1},在T上计算任意两个对象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N*N矩阵P(n,n),按此方法在数据上以滑窗形式采集电压数据,然后求其标准差,整体对所有标准差求均值,再次滑窗计算,最终计算电压数据稳定性的最小临界点;
步骤三:基于归算方法的三相不平衡中性点偏移还原
对出现三相不平衡现象的配变电压数据做配变出口电压归算的处理;
其中,将配变A/B/C三相电压数据,通过迭代法和余弦定理求出三相平衡时的理论出口电压;当配变三相负荷平衡时,配变出口三相电压大小相等,可用其中一相电压来代表配变出口电压;
步骤四:基于皮尔逊相关性系数的电压曲线计算
在完成配变三相负荷配变出口电压归算后,按供电单位和线路计算同一线路下任意两个配变之间的关系;其中通过采用相关性系数中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方法来计算电压曲线之间的相似性,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判断电压曲线的相似程度;
步骤五:拓扑结构判定
在得到电压曲线皮尔逊相关性系数计算结果后,通过采用层次聚类法处理异常的变压器电压波形与其他该线路配变下的电压波形之间的关系,实现异常配变电压波形类别分离;
步骤六:故障类型判断
将异常配变电压波形分离后,将异常配变电压波形的特征值与波形库中的特征值进行比对,当特征值的差值低于设定阈值时,判定出故障波形以及故障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线变关系异常识别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基于归算方法的三相不平衡中性点偏移还原包括以下子步骤:
Stp31:设A、B、C代表配变电压三相,AN、BN、CN线段表示三相负荷平衡时配变出口三相电压的大小;AN′、BN′、CN′线段表示三相负荷不平衡时配变出口三相电压的大小;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BC线段表示配变出口线电压大小;
Stp32:通过理论推导可以得到AN′、BN′、CN′与AN、BN、CN之间存在的关系;
假设AN=BN=CN=x,则AB=x,根据余弦定理可知:
同时又有:
<BAN'+<CAN'=60°
AB=AC
联立可以得到
Stp33:当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的配变出口电压大小AN′、BN′、CN′已知时,上式中只存在1个未知数AB(即配变出口线电压),因此可以通过牛顿迭代法求得AB,进而求出三相平衡时的配变出口相电压AN=BN=C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56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