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剪叉式升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4643.3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8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崔侃;玛格丽特·崔·刘;赛米欧·侃·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侃;玛格丽特·崔·刘;赛米欧·侃·刘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美国华盛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叉式 升降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叉式升降机,属于高空作业平台领域。该剪叉式升降机包括水平可折叠底盘、安装在底盘上的垂直可折叠框架、安装在垂直可折叠框架顶部的水平可折叠平台以及安装在底盘上的多个车轮。多个车轮中至少有一个自主驱动轮。还包括方向盘,用于实现对该剪叉式升降机操纵,使多个车轮彼此同步旋转。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缆绳用于选择性地操控垂直可折叠框架升降。本发明剪叉式升降机能同时实现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折叠,大大减小装置体积,并使该升降机可沿任意方向行走,灵活方便,能很好的解决现有剪叉式升降机不方便储存和运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可折叠并可沿任意方向自行走的剪叉式升降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剪叉式升降机是允许一个或多个工人在特定的高度工作的机器。这类机器通常包括一个工作平台,用于承载一个或多个工作人员,以及可选的重型负载,如工具或其他设备,以及材料如油漆、水泥等。该工作平台通常包括一个由护栏环护的平台。该平台由升降机构总成支撑,使其能够从工作平台底盘上的折合位置上升到所需要的工作位置。
现有高空作业平台品种繁多,可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剪叉式升降机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高空作业平台,平台由垂直方向可折叠的剪式连杆支撑,该剪式连杆由剪叉式连杆机构构成。虽然为了便于运输,剪式连杆在垂直方向可完全折叠,但支撑剪式连杆的底盘、平台和平台周围的护栏通常是刚性结构件,这就使得即使剪式连杆处于折叠状态,剪叉式升降平台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和宽度也无法减小。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显然还需要能够在水平方向进一步折叠的剪叉式升降机。
因此,需要有一款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可折叠并可沿任意方向自行走的剪叉式升降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剪叉式升降机,使其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可折叠并可沿任意方向行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剪叉式升降机,包括一水平可折叠底盘、安装在该底盘上的一套垂直可折叠框架、安装在该垂直可折叠框架顶部的水平可折叠平台,以及安装在该底盘上的多个行走车轮。该底盘包括具有第一、第二相对侧面和相对上下面的第一下部侧支撑框架,以及具有第一、第二相对侧面和相对上下面的第二下部侧支撑框架。该底盘还包括一个下部中心支撑框架以及第一、第二下部水平剪式连杆。第一下部水平剪式连杆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第二连杆单臂。该第一、第二连杆单臂的第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下部侧支撑框架的第一侧面上,该第一、第二连杆单臂的第二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下部中心支撑框架上。第二下部水平剪式连杆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第四连杆单臂。该第三、第四连杆单臂的第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下部侧支撑框架的第一侧面上,该第三、第四连杆单臂的第二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下部中心支撑框架上。
该垂直可折叠框架包括具有第一、第二相对侧面和相对上下表面的第一上部侧支撑框架,以及具有第一、第二相对侧面和相对上下表面的第二上部侧支撑框架。该垂直可折叠框架还包括第一组垂直剪式连杆,其中每一层垂直剪式连杆均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五、第六连杆单臂。每层垂直剪式连杆的第五、第六连杆单臂的上端分别与相邻层的垂直剪式连杆组中第五、第六连杆单臂的下端铰接,在该第一组垂直剪式连杆中,底层垂直剪式连杆的第五、第六连杆单臂的下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下部侧支撑框架的顶面。在第一垂直剪式连杆总成中,顶层垂直剪式连杆的第五、第六连杆单臂的上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上部侧支撑框架的底面。
该垂直可折叠框架还包括第二组垂直剪式连杆,其中每一层垂直剪式连杆均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七、第八连杆单臂。每层垂直剪式连杆的第七、第八连杆单臂的上端分别铰接到相邻层垂直剪式连杆的第七、第八连杆单臂的下端,在该第二组垂直剪式连杆中,低层剪式连杆的第七、第八连杆单臂的下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下部侧支撑框架的顶面。在该第二组垂直剪式连杆中,顶层剪式连杆的第七、第八连杆单臂的上端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上部侧支撑框架的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侃;玛格丽特·崔·刘;赛米欧·侃·刘,未经崔侃;玛格丽特·崔·刘;赛米欧·侃·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4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