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456孔DNA合成与基因编辑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9351.0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车雷;曾婷;车力;王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百迈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东莞市迈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崔亚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456 dna 合成 基因 编辑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456孔DNA合成与基因编辑芯片,包括固相介质及空板,所述空板包括空板本体及设于该空板本体上96个腔室,所述腔室的底部设有36个呈矩阵排列的滤孔,所述滤孔均与腔室相连接,其中,所述滤孔依次设有输入部、装配部及输出部,所述输入部为由大到逐渐收小的喇叭口状,所述装配部与固相介质相适配,所述输出部的横截面小于装配部的横截面;本发明提供的3456孔DNA合成与基因编辑芯片具有高通量,用于处理超微量DNA合成与基因编辑,设计结构合理,提高了DNA合成与基因编辑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因而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微量DNA合成与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456孔DNA合成与基因编辑芯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一种高通量DNA合成介质是由384根DNA合成柱管排列而成,将CPG介质填装于384根合成柱空柱管内合适的装配部中,放入配套的DNA合成仪上进行DNA的合成。合成产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384孔空板的设计与注塑和CPG介质的研发与生产。现行的DNA合成柱或板,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的DNA合成柱/板主要为常规DNA合成而设计,比如大于等于5nmol,主要用于常规Oligo的合成,不适合于小于等于5nmol甚至pmol级别的DNA合成。
第二,目前的设计,没有最优化的试剂用量,使得产品使用成本比较高,造成浪费,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就CPG 介质系列产品而言,所使用的试剂,三氯乙酸、乙腈、碘液、四氢呋喃等,使用量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这些合成试剂都是具有化学腐蚀性的,对人体以及环境都会带来很大的损害,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合成试剂的使用量是对合成生物学发展的推动,也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第三,目前CPG 介质的结构设计也有很多缺点:其一,CPG 介质的直径和厚度太大,不利于降低总体体积,减少直径和厚度是减少体积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市售的CPG 介质直径和厚度都在2mm以上;其二,CPG含量无法降低,用于基因合成的DNA合成柱,其CPG含量在10pmol-3nmol之间就能够满足基因合成的要求,然而目前市售的CPG 介质含量大都在5nmol以上,有的甚至在10nmol以上,合成出来的DNA产品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需求量,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增加了科研和生产成本,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第四,自动化程度不高,无论装填还是产品使用,基本为人工操作,操作极为不便,增加了成本,不利于自动化、规模化生产,384孔板的结构设计也有很多缺点,主要表现在没有考虑设备兼容性、装配精度、384孔板与设备的密封性、384孔板的防溅液和防污染性。
目前主流的DNA合成仪有Biolytic公司的Dr.Oligo192系列、Bioaotumation公司的MM192系列、TAG Copenhagen A/S公司Oligomaker192系列,Thermo Fisher公司的192系列,现在市售的几款DNA合成柱/板,对于以上几家公司的合成仪都无法做到完全兼容或通用。由于96孔板设计问题,其与设备的密封圈密封性不是太好,容易漏气,导致DNA合成失败。并且,孔的设计不够完美,孔与孔之间的设计也不够完善,导致加入孔内的试剂容易飞溅出来,累积起来的液珠,由于96孔板上表面孔与孔之间平整无遮挡,而容易滚到相邻孔里,导致合成突变率过高,DNA合成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3456孔DNA合成与基因编辑芯片,解决了现有单柱管或是孔板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456孔DNA合成与基因编辑芯片,包括固相介质及空板,所述空板包括空板本体及设于该空板本体上96个腔室,所述腔室的底部设有36个呈矩阵排列的滤孔,所述滤孔均与腔室相连接,其中,所述滤孔依次设有输入部、装配部及输出部,所述输入部为由大到逐渐收小的喇叭口状,所述装配部与固相介质相适配,所述输出部的横截面小于装配部的横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百迈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东莞市迈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百迈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东莞市迈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9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