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8469.1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峰;孙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有机 山茶 法制 工艺 | ||
1.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茶树上成熟的有机茶果采摘下来集中在一块;
S2:将摘下来的有机茶果摊开自然晾晒后,风干至果壳自动裂开,分离得到去壳油茶籽;
S3:将晾干的油茶籽,通过人工进行筛选,筛选出变质或者腐烂的有机油茶籽,还有去除有机油茶籽中的杂质;
S4:将筛选好的有机油茶籽放置在木盆里进行清洗,清洗出有机油茶籽中的灰尘,清洗好的有机油茶籽放置在阳光下进行自然风干晾晒;
S5:将晾晒好的有机油茶籽放置在碾盘中,利用石磨进行碾压,碾压时间为40-70分钟,直至成为茶籽粉;
S6:将碾碎的有机油茶籽装进木榛笼里,放置在大铁锅上进行蒸煮,蒸煮时间为90-120分钟,直至碾碎的有机油茶籽蒸透;
S7:将蒸透的有机油茶籽通过包枯制作成坯饼,通过两个圆形的铁箍放置的地面上,然后用干净的稻草进行垫底,将蒸透的有机油茶籽倒入铁箍内,压实,制作成坯饼;
S8:将制作好的坯饼紧密的排布在榨油的长形木块中的榨槽内进行固定。
S9:通过重达几十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槽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依靠这种物理压法,迫使油脂渗出,反复榨打,持续2-4小时;
S10:将榨出的有机油茶进行沉淀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自然晾晒5-8天,所述机茶果的含水量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通过人工进行筛选筛选后的有机油茶籽中的杂质、变质或者腐烂的有机油茶籽小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筛选好的有机油茶籽放入20-30摄氏度的清水中进行3-5次清洗,确保有机油茶籽中的杂质较少,保证炸出的有机山茶油中的质量较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述石磨进行碾压的有机茶籽通过30-50目的筛子进行筛选,将有机茶籽碾压较大的碎块在一次进行碾压,直至碾压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述第一次蒸煮的温度为150-180摄氏度之间,在加入冷水进行第二次蒸煮,蒸煮的温度为110-140摄氏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后的有机茶籽进行冷却,冷却温度为50-80摄氏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所述铁箍的大小直径为50c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的古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所述有机油茶进行2-4小时的沉淀过滤,沉淀过滤出机茶油中的油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84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