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发酵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3287.5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叶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41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发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室包括主箱体、第二电机和水雾喷头,所述主箱体下端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旋转轴,并且旋转轴轴承固定在放置架上,同时旋转轴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活动板末端固定在发酵板上,且发酵板上固定有滑块,并且滑块设置在放置架内,所述水雾喷头固定在主箱体顶端,且主箱体下端固定有风扇,并且主箱体上端固定有温度控制仪,同时主箱体通过柱状轴与箱门相互连接。该红茶发酵室,采用第一电机带动搅拌装置顺时针转动对茶叶进行翻边,避免茶叶发酵不均匀而影响茶叶的品质,通过第二电机控制搅拌杆的高度,配合搅拌装置逆时针转动是实现对茶叶铺摊,保证茶叶厚度均匀,提高发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茶发酵室。
背景技术
红茶是将茶叶经过完全发酵而生产的一种茶叶品种,因茶汤成红色或暗红色而被命名,红茶中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能够促进人体消化,因此红茶具有消食养胃的功能。
制备红茶的工序比传统的茶叶生产更加繁琐,在茶叶进行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更具茶叶的新嫩进行铺摊,还要控制好发酵时的温度和湿度,以便茶叶能够完全发酵,从而得到高品质的红茶叶,而传统的红茶发酵主要通过人将茶叶放在竹编框内,通过拨弄茶叶使茶叶摊开,这种红茶发酵方式存在茶叶铺开不均匀、茶叶发酵不完全和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对传统的红茶发酵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发酵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茶叶铺开不均匀、茶叶发酵不完全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发酵室,包括主箱体、第二电机和水雾喷头,所述主箱体下端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旋转轴,并且旋转轴轴承固定在放置架上,同时旋转轴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电机螺栓固定在主箱体下方,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主动齿轮,并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连接,同时从动齿轮固定在丝杆下端,所述丝杆上端轴承固定在放置架上,且丝杆上固定有限位块,并且丝杆与活动板相互连接,同时活动板贯穿放置架,所述活动板末端固定在发酵板上,且发酵板上固定有滑块,并且滑块设置在放置架内,所述水雾喷头固定在主箱体顶端,且主箱体下端固定有风扇,并且主箱体上端固定有温度控制仪,同时主箱体通过柱状轴与箱门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为同圆心分布,且搅拌杆下方为倾斜结构,并且搅拌杆末端为弧形结构,同时搅拌杆的数量为4个。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为啮合连接,且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活动板与放置架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放置架之间为滑动连接,且相邻两个发酵板之间的距离大于30cm。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为同圆心分布,且滑块为“T”型结构,并且滑块数量是放置架数量的3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红茶发酵室,采用第一电机带动搅拌装置顺时针转动对茶叶进行翻边,避免茶叶发酵不均匀而影响茶叶的品质,通过第二电机控制搅拌杆的高度,配合搅拌装置逆时针转动是实现对茶叶铺摊,保证茶叶厚度均匀,提高发酵效率。
1.通过第二电机转动,配合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丝杆、活动板和滑块的作用,实现对发酵板高度的调整,在配合第一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搅拌杆对茶叶进行铺摊,保证茶叶铺摊厚度均匀。
2.通过第一电机顺时针转动,配合旋转轴、固定块和通孔的作用带动搅拌杆对茶叶进行翻边,保证茶叶能够全面发酵,提高红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箱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3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