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无线接入网络设备、用户平面功能实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06008.2 | 申请日: | 2020-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伦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W4/24;H04W28/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冯建基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无线 接入 网络设备 用户 平面 功能 实体 | ||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确定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音视频通话在第一终端侧的服务质量降低,则计算所述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在流畅传送前提下的最大编码速率,所述音视频通话包括音频通话和视频通话;
将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以使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将所述最大编码速率转发至用户平面功能实体,以供所述用户平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对尚未转发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进行实时转码;
接收所述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发送的转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并将所述转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发送至第一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在流畅传送前提下的最大编码速率,包括:
获取所述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的实际带宽和信道传送能力;
根据所述实际带宽和信道能力计算所述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在流畅传送前提下的最大编码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在流畅传送前提下的最大编码速率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归属于不同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则将所述最大编码速率通过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至第二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音视频通话结束之前,若确定出信号质量恢复,则将恢复原始编码参数消息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以使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将停止转码消息发送至用户平面功能实体,以供所述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将尚未转发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转发至第一终端。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最大编码速率;
根据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对尚未转发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进行实时转码;
将转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发送至无线接入网络设备,以使所述无线接入网络设备将所述转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转发至第一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对尚未转发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进行实时转码之后,所述将转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络设备之前,还包括:
向计费系统发送携带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和计费起点的第一计费通知消息,以使所述计费系统设置计费起点,并根据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对转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进行计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计费系统发送携带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和计费起点的第一计费通知消息之后,还包括:
向计费系统发送携带计费终止点的第二计费通知消息,以使所述计费系统设置计费终止点,并根据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对计费起点和计费终止点之间的转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进行计费。
8.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若确定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音视频通话在第一终端侧的服务质量降低,则计算所述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在流畅传送前提下的最大编码速率,所述音视频通话包括音频通话和视频通话;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以使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将所述最大编码速率转发至用户平面功能实体,以供所述用户平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对尚未转发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进行实时转码;以使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向第二终端发送重新设置参数消息,以供第二终端获取其中的最大编码速率,并根据所述最大编码速率对未编码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发送至第一终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发送的转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转码后的音视频通话的数据流发送至第一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60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