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系统的水循环利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4917.2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9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罗国强;鲍斌;淳斌;张振华;景艳侠;匡小玉;黄庆;汤德;陈映宇;张现忠;刘洁;李登洪;吴高鹏;柴子贵;黄治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通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1/80;G05B19/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系统 水循环 利用 控制系统 | ||
一种养殖系统的水循环利用控制系统,控制模块包括监测模块、饲料投放模块、进水模块、污水排放模块、尾水排放模块、报警模块,控制模块及监测模块、饲料投放模块、进水模块、污水排放模块、尾水排放模块、报警模块电连接,报警模块与监测模块电连接。通过控制模块对养殖池水质、溶氧量进行自动监测,从而自动控制养殖池的进水、污水排放、尾水排放等,提高管理和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使养殖池处于最适宜鱼类生长的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循环使用养殖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设备,特别是陆基水产养殖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鱼类作为优质蛋白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需求量越来越大,鱼类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箱养鱼虽可以大大提高单位水面的鱼产量,但是鱼类排泄物及残饵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的水体中,对水体造成污染,已被严格限制生产。建造循环水养殖池是水产养殖一大趋势,要让鱼类快速、健康的生长,离不开良好的水质环境,而要提高单位水面的产量,需要提高养殖密度,而养殖密度的提高,首先要保证水体中有充足的溶氧量,鱼的代谢物不断排入水中,会使水质下降,如不及时排出,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鱼类的死亡。现在的养殖池,增氧主要是在养殖池内布置曝气管,以鼓风机曝气,氧气利用率低,增氧效果差,还搅动养殖池水体,造成开水养殖的剧烈翻滚现象,不利于鱼粪残饵沉降。现在养殖池排污多是利用重力作用进行底排,不能有效地排出养殖池内的粪便残饵,低污染尾水的排放主要采用底排、表排、侧排等方式,不能实现快速排出养殖池内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悬浮物、泡沫油膜等,影响养殖,而有些系统是尾水排放和排污同步进行,为保证水质,往往通过加大进水量,大多需要1小时交换1次,需要配套庞大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高,耗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而且,现在养殖池进水、养殖池溶氧量监控、尾水排放、排污等工作基本都是人工完成,管控水平低,劳动强度大,自动化水平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嵌入式陆基圆形池循环水养殖控制系统,通过对养殖池水质、溶氧量进行自动监测,从而自动控制养殖池的进水、污水排放、尾水排放等,提高管理和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使养殖池处于最适宜鱼类生长的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一种养殖系统的水循环利用控制系统,控制模块包括监测模块、饲料投放模块、进水模块、污水排放模块、尾水排放模块、报警模块,控制模块及监测模块、饲料投放模块、进水模块、污水排放模块、尾水排放模块、报警模块电连接,报警模块与监测模块电连接,与设置在外塘的水质检测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监测模块与养殖池中设置的水体溶氧量检测器、水质检测器、水面泡沫油膜感应器电连接,与设置在养殖池底部的饲料颗粒感应器电连接,与设置在饲料抛酒机中料仓中的感应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监测模块与设置在污水排放系统集污井中的高液位感应器、低液位感应器电连接,与设置在固液分离器中的固形物感应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饲料投放模块与饲料抛洒机电连接,控制饲料抛洒机定时抛洒饲料。饲料投放模块根据养殖池底部饲料颗粒传感器的数据,增加、保持、减少饲料抛洒机的投料量
进一步的,进水模块与进水泵、紫外杀菌器、增氧机、外塘泵电连接,进水泵与紫外杀菌器同步启、停。
进一步的,污水排放模块与污水排放阀电连接,与污水泵、吸污泵电连接。
进一步的,尾水排放模块与尾水排放阀电连接。
进一步的,饲料投放模块根据养殖池底部饲料颗粒传感器的数据,增加、保持、减少饲料抛洒机的投料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泵,根据检测模块获得的养殖池水体溶氧量、水质数据和水面泡沫油膜感应器数据,在进水模块控制下启、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通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通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