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4587.7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4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姚玉峰;杨云龙;孙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康复 器械 皮肤 变形 补偿 结构 | ||
1.一种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补偿结构包括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所述小腿左主杆与小腿左分杆经小腿左杆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小腿右主杆与小腿右分杆经小腿右杆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的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的内侧均设有磁耦合气缸,磁耦合气缸的光轴的两端分别经气缸支撑座固定在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上,磁耦合气缸的运动原件与直线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支撑轴承外圈经直线轴承套与小腿变形补偿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小腿变形补偿组件包括壳体、轴承滑板、轴承摩擦套、轴承挡块,所述的壳体、轴承滑板和轴承摩擦套呈同弧度的圆弧形,轴承摩擦套的弧长小于壳体和轴承滑板的弧长,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内侧的直线轴承套相连接,圆弧形的轴承滑板的下侧面前端设有前卡接凸起,轴承摩擦套的下侧面后端设有后卡接凸起,后卡接凸起的前侧面设有卡接槽,圆弧形的壳体的前端卡接在轴承滑板的下侧面并与前卡接凸起的后端面相接触,圆弧形的壳体与轴承滑板的后端伸进轴承摩擦套下侧面的卡接槽内实现轴承摩擦套与壳体和轴承滑板之间的套合,所述的轴承挡块设在轴承摩擦套的前端面,轴承挡块与轴承摩擦套的前端面相连接并伸至轴承滑板的前端面与轴承滑板相接触,通过轴承挡块对轴承滑板进行限位,最终实现轴承摩擦套沿着外壳和轴承滑板左右滑动补偿功能,
小腿托板通过磁耦合气缸运动模块的前后运动,实现下肢皮肤形变的轴向补偿,同时通过程序控制磁耦合气缸的阻尼力,实现轴向补偿的弹性控制;小腿托板在小腿变形补偿组件的作用下,实现下肢皮肤形变的径向补偿,同时控制小腿变形补偿组件的摩擦力,实现径向补偿的弹性控制,在结构上实现康复训练中下肢的轴向及径向的双向皮肤变形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焊块,焊块分别与壳体的两端相连接,焊块上设有连接孔,焊块经连接孔和连接螺栓与直线轴承套相连接,通过焊块限制轴承摩擦套径向滑动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摩擦套的上侧面前端部设有条形安装凸起,条形安装凸起与轴承挡块、轴承摩擦套之间形成安装槽,安装槽上方设有小腿托板,小腿托板与安装槽相连接,通过安装槽实现与小腿托板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之间的磁耦合气缸的光轴上设有两组运动原件,每组运动原件经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套与小腿变形补偿组件相连接,两组小腿变形补偿组件中的轴承摩擦套上侧面之间经小腿托板相连接,小腿托板的两端分别与每个轴承摩擦套上的安装孔固定连接,增大结构运行的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腿左分杆和小腿右分杆上分别设有调节旋钮,通过调节旋钮将小腿左分杆和小腿右分杆与其他结构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未经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5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