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灯模组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4542.X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6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关国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市光(中国)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5/47 | 分类号: | F21S45/47;F21V3/06;F21V17/1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模组 车辆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车灯模组,包括光源、壳体和透光灯罩,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光源设置在第一部分和透光灯罩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并且第一部分还用于对光源进行散热;第二部分,用于连接透光灯罩;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有不同的材料类别。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第一部分的面积比较大,即使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内,也可以实现较优的散热性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灯模组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灯技术的发展,车内照明光源的散热问题逐渐被重视,例如,对于LED,其LED的输入功率中一部分转化为光能,另一部分转化为热能,这些热能如果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将造成LED芯片结温升高,进而影响芯片的性能和寿命。
另外,消费者对车辆外型的美观需求越来越高,这导致车灯的安装空间受限,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设计有效的散热方式,成为一项新的挑战。在现有技术中,金属散热器通常设置在车灯模组的后端,并且部分被车灯的塑料壳体包覆,如果在狭小空间内沿用这种设计,塑料壳体将包覆散热器的大部分,这将导致散热器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减小,散热性能也将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灯模组及车辆,其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灯模组,该车灯模组包括光源、壳体和透光灯罩,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透光灯罩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并且所述第一部分还用于对所述光源进行散热;
第二部分,用于连接所述透光灯罩;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不同的材料类别。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容纳光源的壳体的第一部分被用于光源的散热,由于第一部分的面积比较大,因此即使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内,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散热部件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较优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通过使得用作散热功能的第一部分和用作连接功能的第二部分具有不同的材料类别,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类别自身的特性,避免用作散热功能的材料类别不适于连接功能,或者用作连接功能的材料类别不适于散热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部分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使用金属壳体作为车灯内光源的散热部件,即使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内,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散热部件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较优的散热性能。另外,由于金属壳体的散热性能优于现有技术中塑料壳体的散热性能,因此,金属壳体的体积可以大大小于现有技术中塑料壳体的体积,在保证不增加成本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配狭小空间。
进一步地,使用非金属材料的第一部分可以降低壳体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二次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次注塑工艺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不会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而离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得它们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不会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而离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整体环绕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本体和外延咬合区,所述外延咬合区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呈环状,并且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周面被构造为C型包覆面,用于包覆所述外延咬合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市光(中国)车灯有限公司,未经法雷奥市光(中国)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