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隧道内部及地上位置协同定位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96481.7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0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邱雨;王凯;刘晓璇;刘宗杰;张远;魏亚军;李浩;付珂;冯鑫;许慈;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1;H04W4/029;H04W4/3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隧道 内部 地上 位置 协同 定位 系统 方法 | ||
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缆隧道内部及地上位置协同定位系统及方法,包括:定位标签,用于对隧道内人员进行定位;多组定位基站,设置于隧道内,获得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距离信息;定位服务器,接收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距离信息,计算获得人员在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地面客户端,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位置信息,及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距离信息,根据电缆隧道走向图和所述定位基站的经纬度坐标,计算获得人员的经纬度坐标。能够在地面上完成对电缆隧道内人员的位置定位,获取隧道内人员的经纬度坐标,通过经纬度坐标获取人员在隧道内的经纬度位置,在对隧道内人员定位时,不依赖地面附属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缆隧道内部及地上位置协同定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活动的不断进行,电缆隧道对应地上附属物不断变化,原有的地面参照物已经发生改变或者消失,且地面附属物的变动也未及时更新到GIS地图中,导致很难从地面现有的建筑物判断出地面下电缆隧道的具体位置。
此外,电缆隧道在地下所处的位置较深,隧道中无GPS信号、无通信信号,巡视人员一旦进入隧道以后,无法同地上人员进行联络。
若电缆隧道有紧急情况发生,管理人员无法获知巡视人员在隧道内的具体位置及生命安全情况,也无法对发生意外的人员进行精准位置的开挖施救,增加运维人员巡视电缆隧道时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缆隧道内部及地上位置协同定位系统及方法,能够对进入电缆隧道的人员进行精确位置定位,并获得人员的经纬度坐标,获取人员在隧道内的经纬度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电缆隧道内部及地上位置协同定位系统,包括:
定位标签,用于对隧道内人员进行定位;
多组定位基站,设置于隧道内,对定位标签进行检测,获得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距离信息;
定位服务器,接收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距离信息,计算获得人员在隧道内的位置信息;
地面客户端,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位置信息,及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距离信息,根据电缆隧道走向图和所述定位基站的经纬度坐标,计算获得人员的经纬度坐标。
进一步的,还包括,地面客户端,将人员的经纬度坐标输入电缆隧道走向图中,获取人员在隧道中的经纬度位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电缆隧道内部及地上位置协同定位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定位基站与定位标签互相通信,获取电缆隧道内部的定位标签信息,及定位基站与定位标签间的距离信息;
根据定位基站与定位标签间的距离信息,获取人员在电缆隧道内的位置信息,根据电缆隧道走向图,获取人员所处位置与所述定位基站的真北方向偏差角,根据所述的距离信息和真北方向偏差角,计算人员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经纬度偏移量,根据所述定位基站的经纬度坐标,获得隧道内人员的经纬度坐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1、本公开的协同定位系统,能够在地面上完成对电缆隧道内人员的位置定位,并获取隧道内人员的经纬度坐标,通过经纬度坐标获取人员在隧道内的经纬度位置,从而在对隧道内人员定位时,不依赖地面附属物,解决了地面附属物发生变化后,无法从地面上定位地下电缆隧道位置问题。
2、本公开的协同定位系统,进入电缆隧道的人员必须佩带定位标签,限制未经授权的人进入危险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6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