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压细水雾消烟降温装置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4744.0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华;李庆辉;汪波;李辉;冯永保;李卓徽;王依刚;崔智高;苏延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3/04;F01N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娄淑贤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压 水雾 降温 装置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高压细水雾消烟降温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消烟降温装置和模式输入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执行单元以及触控屏,所述消烟降温装置包括有补水装置、水箱、增压装置和烟气管道,所述增压装置后端管路设有卸荷电磁阀和高压电磁阀组,所述卸荷电磁阀与水箱之间连接有回水管路,所述高压电磁阀组连接有喷头组,所述喷头组设置于烟气管道内部,所述烟气管道设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输入单元包括有手/自动转换开关、急停开关和手动输入按钮,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单元,所述PLC控制单元内置有数据寄存器,所述触控屏内部设有数据读写模块,所述执行单元包括有增压装置、补水装置、电磁阀和卸荷电磁阀,其中:
所述手/自动转换开关、急停开关和手动输入按钮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液位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和流量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均与中央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分别与补水装置、增压装置、高压电磁阀组和卸荷电磁阀之间通过中间继电器电性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触控屏之间通过数据读写模块与数据寄存器电性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有两个分别设置于烟气管道进烟口和烟气管道出烟口的K型热电偶传感器以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水箱内和烟气管道排水管的铂热电阻传感器,两个所述K型热电偶传感器分别用于实时监测烟气管道进烟口的高温烟气温度以及实时监测烟气管道出烟口降温后的烟气温度,两个所述铂热电阻传感器分别用于实时监测水箱内的水温以及烟气管道的排水管中的水温;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增压装置后端管路,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的水压情况;
所述液位传感器包括有一个直杆式液位变送器和三个侧装液位开关传感器,所述直杆式液位变送器用于实时监测水箱的实际液位高度,三个所述侧装液位开关传感器用于分别对水箱高水位、低水位以及补水位的监测,从而实现当水位降至补水位时,补水装置自动开启补水,当水位达到高水位时,补水装置自动关闭停止补水;
所述流量传感器为电磁流量计,设置于增压装置后端管路,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水的流量;
所述补水装置为补水泵,用于向水箱中补充水;
所述增压装置为增压泵,用于将水箱中的水加压泵出;
所述高压电磁阀组用于喷头组的开闭控制;
所述卸荷电磁阀用于回水管路的开闭控制;
所述触控屏通过读写PLC控制单元的数据寄存器,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
所述PLC控制单元还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对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监测的压力和流量进行超限报警和低限报警以及对系统运行中的故障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细水雾消烟降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初始化,通过手/自动转换开关选择相应的控制模式,
①当选择手动控制模式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手动输入按钮进行操作,实现控制系统的运作;
②当选择自动控制模式时,控制系统通过程序进行自动运作;
步骤2):设定目标温度,先打开卸荷电磁阀,关闭高压电磁阀组,使增压泵的出水回流至水箱中,使增压装置能够无负载启动,防止压力冲击损坏设备;
步骤3):关闭卸荷电磁阀,待增压装置运行平稳后,并逐步打开高压电磁阀组,使水进入喷头组,对烟气管道的高温烟气消烟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细水雾消烟降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有以下子步骤:
步骤2.1):打开卸荷电磁阀,关闭高压电磁阀组,延时运作卸荷设定时间后,启动增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47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