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3726.0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郭文芳;李敬玉;张一利;薄明英;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502;H01R13/623;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阚梓瑄 |
地址: | 03703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松装置,属于机车重联技术领域,用于重联连接器,所述重联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防松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插头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插座连接,所述第二卡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扣合。本公开提供的防松装置,有利于加强机车重联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连接的稳固性,解决了重联连接器松脱问题,确保了机车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人工检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车重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联连接器的防松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电气重联主要由重联连接器、重联电缆和网络通信等组成。重联电缆的两端是靠重联连接器的插座和插头通过螺纹实现连接(如图1所示)。其中,插座安装在机车的端部,插头与重联线连接。
在轨道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冲击的影响,容易造成重联连接器插头、插座螺纹松动,插头内部插针松脱,导致电气连接失效,引发故障。目前,只能靠人工定期地去现场检查重联连接器插头、插座连接情况,如发现松动,人工现场拧紧。但是,定期检查既增加了机车运营商的人工成本,又增加了机车维护的时间成本。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松装置,以解决机车重联连接器容易松动问题。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松装置,以加强机车重联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连接的稳固性,解决重联连接器松脱问题,确保机车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人工检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松装置,用于重联连接器,所述重联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防松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插头连接;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插座连接,所述第二卡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扣合。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
固定部本体,所述固定部本体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所述插头;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本体,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插头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本体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环壁围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均连接于所述环状结构的环壁,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之间设置有间隔距离,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本体为设置有开口的非闭合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于所述非闭合环状结构的环壁且位于所述开口一侧,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于所述非闭合环状结构的环壁且位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保护壳,所述固定部本体连接有所述紧固件的位置处套设有所述保护壳。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包括垫片和设置于所述垫片相对两侧的凸肋,所述垫片相对两侧的端部分别向垂直于垫片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所述凸肋。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型树脂锚固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针对工业设备的信息物理系统